近日,由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发起,多方专家共同参与的“双创”指数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院,科技部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国家科技基础平台中心,工信部中小企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北京大学,百度公司,36氪(北京协力筑成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等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社会组织的领导、专家、学者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创新评估所所长陈锐研究员主持会议。
陈锐对“双创”指数指标体系概念内涵、数据信息采集标准、测度分析模型方法等相关工作进展做了介绍,重点阐述了“双创指数”研制工作如何实现“数据可采集、指标可计算、方法可比对、结果可解析、决策可参考”等核心功能,以“规模、结构、质量”三个特征维度为着眼点,以系统梳理全国“双创”活动的“潜力、实力、动力、活力、合力”为突破口,以“三度五力”模型为核心,系统构建“双创”指数测度体系的具体思路。
与会专家围绕当前双创活动的特征和边界、双创测度的内容和时效、双创指数的作用和影响、预期的政策效应和社会效益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研讨。
专家一致认为,“双创指数”的研制工作对全面评估我国近年来的双创工作具有重要的宏观决策价值,将为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区域城市、各方双创主体如何在协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程中,进一步明晰价值导向、优化政策环境、共建支撑平台、凸显综合实效,树立科学、权威、公允的“双创”“晴雨表”和“风向标”。
2015年7-8月,受国务院委托,中国科协对国务院出台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第三方评估工作。为做好“双创”第三方评估的数据动态监测工作,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在借鉴国内外有关创业创新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联合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多家部委及有关社会组织,构建并研制“双创指数”,以期为正确引导全社会“双创”环境氛围、客观评价各地区“双创”工作成效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