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他山之石

创新方法进两会一线创新引热议

发布日期:2017/3/17 10:18:57      来源:中国科协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和《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联合出版的《一线创新工程师•创新方法两会特刊》进入两会驻地,送到了参会的代表委员手中。

    2007年以来,在财政部支持下,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推进创新方法工作。中国科协始终面向企业一线科技人员积极开展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仅2016年通过一线创新工程师培养项目,组织动员全国企业,组建了一大批创新小组开展创新方法学习、应用与工程实践,取得了一大批技术和管理创新成果,协助企业申报数百项专利带来上亿元的经济效益。2016年11月,中国科协举办了首届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来自全国20个省市区、1个全国学会、2个地方学会(联合会)组织的258个企业共714支代表队(项目)报名参赛,参赛的企业一线科技人员达3500多名。这项活动彰显了中国科协在推动企业创新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一线创新工程师•创新方法两会特刊》以“路径”、“报告”、“典赞”、“关注”、“历程”五个版块图文并茂的内容,向读者详细介绍了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的创新方法理论,同时全面回顾了中国科协10年来在国内研究推广应用创新方法的情况。“特刊”获得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和热议。

    据报道,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晏友琼读完《特刊》后说,创新是企业供给侧改革的灵魂,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一线创新工程师队伍储备的厚度关系着国家改革进程。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院长沈志强是一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他认为创新的思维决定着成败,创新方法是从源头引导科研人员的创新思路,《特刊》的内容也让他细致地了解到一个全新的创新途径,并在《特刊》上提笔写下“将聚天下英才的政策落地生金,以领军人才引领创新发展”的呼声。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檀润华是我国推广研究创新方法的专家,他认为中国需要成千上万的创新工程师,一个真正的创新型人才,除去精通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学习专业知识以外的创新型的知识,这就是创新方法论。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