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智汇三峡·科创领航”中国三峡武汉科创基地发展大会在武汉成功举办。大会由中国三峡武汉科创园主办,聚焦水利水电、清洁能源和生态环保领域技术发展新趋势、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等主题,汇聚行业智慧与力量,打造中国三峡武汉科创基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动力源。数百位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产业合作单位领导、专家及代表参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三峡集团副总工程师、三峡科创园总经理金和平,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钱德平致辞。
现场,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智慧绿色能源工程实验室、工控创新实验室、智慧能源与互联仿真实验室正式揭牌。湖北省科技厅、武汉市科创局分别为“湖北省智慧综合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三峡科创孵化器”授牌。
大会专题发布《三峡特色科创园区开放式创新体系》,全面解读中国三峡武汉科创基地建设过程中的积极探索,并由科创园数字员工“三峡小科”推介基地相关科技成果。
三峡集团于2021年9月成立三峡科创园以来,聚合优质科创资源,规划建设中国三峡武汉科创基地,围绕水利水电关键技术、新型清洁能源及低碳技术、生态环保关键技术、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积极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研发累计投入10多亿元,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省部级和行业奖项41项。同时,集聚了集团内外64家合作共建单位,培育了三峡智控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了三峡特色的开放式创新生态和平台。
三峡科创园副总经理刘洁发布《中国三峡武汉科创基地产业培育方案(2024-2025)》(以下简称《方案》)据介绍,《方案》首期重点培育智慧能源工程、智慧综合能源及清洁用能、智慧水务、工控系统、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五大产业链,从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维度系统性开展产业培育工作,计划于2025年底前建设高质量科技创新产业链不少于5条,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自主科技产品不少于30个,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少于100项,合作共建单位合计年产值达到25亿至30亿元。
大会还揭晓了“2024年能源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大赛算法题3”入围决赛名单。
本次大会以三峡科创园为锚点,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实现供需匹配、协同创新、成果共享、生态共建,有效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目标明确、任务清晰、项目落地的产业链生态圈战略合作,总结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共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