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前沿

未来“月球城”怎么建

发布日期:2024/8/26 16:23:32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近日,意大利科学家透露他们发现了第一个“月球洞穴”,推动月球科研和人类探月计划都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个熔岩管洞穴可能被选为月球基地,它可为人类提供庇护所,躲避恶劣的月球表面气候,还能支持人类对月球的长期探索。
想要“宜居”需克服多重困难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致力于实现10年内在月球南部地区建立“阿尔忒弥斯大本营”。为实现这一目标,NASA计划让机组人员搭载SpaceX飞船,降落到月球南极地区。
      NASA目前还在考虑“月球城”的宏观设计,首先需要提上日程的,就是保护人类免受致癌的宇宙射线和严酷温度的伤害。“月球城”需要一个可加压的环境,以拥有可供人类呼吸的大气;同时也要有足够的隔热性能,以维持稳定舒适的温度。
      英国贡希利地面站空间工程总监马修·科斯比认为,“月球城”应分阶段建设,类似于国际空间站的搭建。确保人类生存和机器人持续工作的“必需区域”,要包括一个生活区、基本的交通设施和可靠的发电基础设施(例如一大组太阳能电池板)。科斯比表示,一旦这些基础设施部署到月面上,将由“人力与机器人混合”的设备进行组装,而不是单靠其中一种去完成搭建。月面上许多工作,可由机器人完成,仅在某些时候需要人类给予支持。
就地取材还是从“地”搬运
      生活区的设施,至少要包括床、厕所、实验室以及用于防止骨骼和肌肉萎缩的运动器材。但是,这座建筑由什么构成呢?一种选择是月球风化层,即月球的土壤。月壤具有特殊的反射特性,可充当抵御辐射粒子、热量和太空岩石的屏障。
      另一种选择就是在地下居住,比如将天然洞穴适当改造。这可能是更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但也不是没有缺点。就最新发现洞穴而言,需要在月球表面下降100多米才能抵达洞穴,这在地球上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月球上,人们还要身着宇航服、携带设备下降,还要用到特殊的起重机和卷扬机。
      人们还比较关心食物供应问题。目前,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吃的是经过重新水化和加热的小袋中的食物,这些食物当然是在地球上准备的。但由于月球宇航员会在太空中度过更长的时间,很可能要在月球上“种食物”。
NASA建设计划一再推迟
      航天机构普遍对在月球南部地区建“城”感兴趣,因为那里有丰富的水资源,还是水冰的形式。它可成为第一批月球“探险者”的饮用水来源,还可帮助冷却设备,或分解产生用于燃料的氢气和呼吸所需的氧气。
      对于月球南部这一选址以及接下来的取水、改建等一系列计划,NASA原本志在必得。该机构的意图是由他们建立第一个“月球城”,但与此相关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却由于暴露出的技术问题和隐患而一再推迟。
      尽管NASA表示,该计划将于2026年9月实现,其绕月球轨道运行的空间站也已在地面建造。但技术挑战的现实如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人们普遍不看好其进度表。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