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2024年度“硚”见希望之人工智能科普专场活动在武汉市十一初级中学京汉校区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切实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的落地实施,深化青少年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活动由武汉市硚口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武汉市硚口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武汉市十一初级中学京汉校区协办,武汉科技报承办。硚口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袁宏玲,副主席佘德孝,硚口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闯胜,武汉市十一初级中学京汉校区副校长(正校级)舒德萍出席活动,武汉市十一初级中学京汉校区副校长赵济东主持活动。
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紫东太初大模型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朱贵波教授作为主讲嘉宾。朱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AI魔法师:中学生如何高效实现创意》的专题讲座。
讲座中,朱教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向学生们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和无限可能。他围绕“从人工智能到大模型、大模型关键技术、大模型驱动创意生成、大模型未来展望”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重点探讨了中学生如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高效实现自己的创意想法。
活动现场,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与朱教授进行互动交流。“AI有没有模拟情绪的能力?”“我如果自己设计AI需要哪些步骤?”“AI会不会影响未来一部分人的就业?”“有哪些好用的AI模型推荐?”……学生们积极踊跃地提问,朱教授耐心地一一解答。“通过此次讲座,我对人工智能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自己对科技探索的兴趣和热情。”武汉市十一初级中学的同学表示。
此次活动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组织方式,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到活动中来。武汉科技报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超37万人次通过央视频、科普中国、武汉科技报、硚口发布等平台收看。
来源:武汉科技报
记者:王瑾瑜
摄影:刘炼
通讯员:郑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