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肺炎,输液是不是效果更好?”“孩子咳嗽断不了根,到底怎么压下去?”既往流行病学监测结果显示,每年秋冬季都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不少家长关心肺炎相关问题。11月11日,在“世界肺炎日”即将到来之际,武汉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为家长们送来科普“及时雨”。
“宝宝是支原体肺炎,已经咳了好几天,能不能打针让他快点好?”男孩锐锐(化名)的妈妈杜女士向医护咨询。张茂荣主治医师科普到,静脉输液优于口服治疗,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结论,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锐锐属于轻症患儿,还是以口服药物控制病情为宜。
10岁女孩慧慧(化名)来自赤壁。上周,她突然发起高烧,体温最高到39.5度,在当地治疗几天都效果不佳,爸妈便带她来到武汉儿童医院住院。2天后,孩子体温回归正常,但还留下咳嗽的“小尾巴”,妈妈很焦虑:“体温都降了,孩子怎么还在咳?”对此,主管护师袁芷君科普到,“孩子咳嗽未必是坏事,在肺炎的恢复期,咳嗽能让痰液更好地排出,其实是有利于康复的。”她提醒,若咳嗽影响到吃饭、睡觉,也可遵医嘱适当用药缓解。
在当天的肺康复工作坊,主管护师黄晶现场演绎“排痰大法”——让孩子趴在床上,将脚垫高,通过体位引流的方式让痰液往大气道集中,随后双手交错形成空杯状,用腕部的力量在背部叩拍,帮痰液更好地排出。
对于难以配合排痰叩背的小年龄段患儿,吹小球、吹风车等“呼吸训练”是更适合的肺康复方法。呼吸内科护士长李文清介绍,“肺康复是肺炎临床治疗的延续。通过这些个体化的呼吸训练,有助于锻炼呼吸肌、促进气道分泌物的排出,帮助患儿更好恢复。”
“重视儿童肺炎,最好的措施是预防。”武汉儿童医院呼吸内科陈和斌主任医师介绍,及时接种疫苗是最重要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此外,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锻炼、做好手卫生和规范佩戴口罩等都是预防肺炎的推荐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