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网讯 12月28日,第二十届武汉市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实践活动优秀作品展示活动在武汉市汉阳区西大英才小学举行。活动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市教育局、民进武汉市委员会、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武汉市水务局共同主办,汉阳区教育局、汉阳区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汉阳区分局、汉阳区水务局共同承办。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张若光、民进武汉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黄芬、汉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赵亮等领导及全市300 余名师生代表各界嘉宾参加活动。
汉阳区教育局副局长夏良豪在致辞中分享了汉阳区在生态环境教育板块的卓越建树。近年来,汉阳区凭借荣获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的东风,全力重塑区域科学教育生态新格局,催生出一大批国际生态学校及省市级绿色学校。区教育局以试点学校为依托,全面推进长江大保护水质检测活动,积累了厚实的实践硕果。夏良豪表示,后续将持续探索创新教育路径,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舞台表演点燃全场激情,节目紧扣环保主题,创意无限。武汉市第三初级中学的舞者们凭借灵动的《水语》惊艳众人,化身为 “水之精灵”,展现江城水韵,彰显出作为 “小小河湖长” 守护家乡水域的信念。
武汉市光谷第二十六小学的音乐剧《长江之歌》、武昌区余家头小学的舞蹈《微笑的天使》等多元节目轮番登场,风格各异,异彩纷呈。或用欢快舞步踏出生态美好愿景,或借天真表演展现科技赋能生态保护奇妙图景,访谈、音乐剧、舞蹈等多样形式交相辉映,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出 2024 年武汉市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实践的累累硕果。
现场直击:共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约
学校特设多个科技展台,同学们的作品横跨调研报告、水科技发明、环保文艺表演等诸多领域,引得小学生们如探寻宝藏的探险家般穿梭其间,眼中满是好奇与探索之光。在 “人工浮岛小麦苗净化墨水湖水质” 展台,汉阳区钟家村实验小学的老师介绍道:“我们巧用墨水湖水滋养学校农作物,融入劳动课程,让孩子们亲身体悟农作物的珍贵价值。” 一旁,始于 2016 年的 “探索长江流域中草药” 项目展台前人头攒动,老师讲解着:“长江不同流域生态各异,孕育的植物也独具特色。” 学生们纷纷提问:“这些草药有啥神奇功效?” 武汉市晴川初级中学的 “大江大湖课堂水科技作品展示” 同样吸睛,福寿螺等物种研究及水循环系统原理展示,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外国语小学四年级的李明章难掩兴奋:“原来水里藏着这么多奥秘,太有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