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网讯 3月25日下午,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武昌区科学技术协会、武昌区委宣传部协办,武汉科技报社、水果湖街道党工委承办的“科学家精神”系列宣讲活动在武昌区长城汇楼宇“学习强国”学习小站举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徐世球教授以《崎岖五岭路 石迹耿千秋——李四光科学家精神永放光芒》为题,通过李四光生平故事与科研成就,深度解读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内核,现场70余名辖区科研单位、科创企业、科普志愿者一同沉浸式感受这位“地质力学之父”的赤子之心。因风趣讲学风格,徐教授被听众亲切称为“球球爷爷”。
徐世球教授以李四光少年改名的轶事切入:14岁报考武昌高等小学时,因紧张误将“年龄14”填入姓名栏,情急之下望见考场匾额“光被四表”,遂改名“李四光”。这一充满戏剧性的转折,成为其“以光为名,照亮山河”的人生注脚。李四光三次专业转向:从船舶制造到采矿工程,最终扎根地质学,皆因“中国地大物博却科学落后,若不能自主找矿,终将受制于人”的信念驱动。他特别展示李四光1950年冲破阻挠回国的珍贵影像——归国前在英国的凝重神情与回国后的开怀笑容形成鲜明对比,印证其“中国有了共产党,就有希望”的赤子心声。
“李四光的精神不仅是历史的丰碑,更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行动指南。”作为今年武汉市科协“科学家精神”系列宣讲活动之一,本次活动通过讲述李四光的生平细节与科研成就,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具象化为可感的故事与科学实践,为全社会树立了“科技报国”的精神标杆。“球球爷爷”的昵称将持续传递着科学家精神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