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武汉市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走进红旗村小学,特邀请中国地质大学徐世球教授为四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自然资源与日常生活》的专题讲座。徐教授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同学们对地球科学的浓厚兴趣。
生动讲解,揭开地球科学的神秘面纱
讲座伊始,徐世球教授用生动的语言拆解地球的“千层结构”——地核、地幔、地壳如同精密齿轮般协同运转,而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则构成生命存在的“黄金组合”。
徐世球教授从水资源、矿产资源到能源利用,层层剖析了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他以全球水资源分布为例,向同学们展示了水资源的稀缺性和宝贵性。通过互动问答和实物展示,徐教授揭开了地球科学的神秘面纱,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
在讲解过程中,徐教授特别强调了水资源的珍贵。他指出,全球人口已超过80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94亿,水需求量将大幅增加。然而,中国的人均淡水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被列为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徐教授通过生动的案例,如“一个漏水的水龙头一年可以浪费31.1吨水”,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互动问答,激发环保意识
讲座中,徐教授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同学们踊跃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徐教授还展示了3.6亿年前的海洋腕足动物化石——石燕,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地球历史的悠久与神秘。通过这些互动环节,同学们不仅拓宽了科学视野,还深刻体会到了保护自然资源的深远意义。
立下环保承诺,践行绿色生活
在讲座的最后,徐教授呼吁同学们从点滴做起,践行绿色生活。他鼓励大家节约用水、减少浪费、爱护环境,并立下“从点滴做起,让资源永续”的环保承诺。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成为未来生态文明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绿色生活的种子扎根于心
这场讲座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自然资源的宝贵,更将绿色生活的种子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心中。通过徐教授的讲解,同学们认识到,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但人类不能没有地球。保护自然资源、践行绿色生活是每个人的责任。
通过这场讲座,红旗村小学的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树立了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为地球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