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活动动态

“书香中国万里行·武汉站”暨徐红星院士科学与人文科普工作室“院士科普大讲堂” 在江岸区长春街小学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2025/4/10 13:20:54      来源:江岸区科协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为深化“书香武汉·全民读书月”品牌影响力,促进科学普及与人文教育深度融合,4月9日,“书香中国万里行·武汉站”主题活动暨徐红星院士科学与人文科普工作室“院士科普大讲堂”第四十二期在江岸区长春街小学成功举行。活动以“物理与生活——探究自然”为主题,旨在通过科普、阅读与互动实践,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的浓厚氛围。


      本次活动特邀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二级教授潘春旭担任主讲嘉宾。潘教授以“从自然中寻找科学灵感”为主线,为孩子们讲解了为什么荷叶不沾水、蜘蛛网强度高、蜘蛛能抓小虫子等自然界的物理知识,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仿生学原理及其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向自然学习,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潘教授说这也是仿生学研究和科学家的任务,通过研究生物或植物系统的结构性质、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过程,来创造崭新的或改善现有的机械、仪器、建筑材料和工艺。比如,荷叶不沾水的原因是它表面是一种“微米/纳米复合结构”,再加上“植物蜡”的共同作用,使荷叶具有“超疏水性质”,还具有“自清洁”功能。通过仿造荷叶这些性能,人类就能造出防水涂层和材料,做成不沾水的瓷砖、防水的布料等。




      活动现场,同学们踊跃提问,与专家互动,亲身感受“科学就在身边”的奇妙。最后,潘教授为孩子们推荐了院士科普工作室科普力作《遇见科学:讲给青少年的物理公开课》,并鼓励他们:“多观察自然、多阅读科普书籍,科学的大门永远向好奇的心灵敞开。”




      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作为本次活动的举办地,其深厚的阅读文化底蕴与创新教育理念为活动注入了独特内涵。这所拥有近80年历史的学校,不仅是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更以“香橼伴读”品牌为核心,构建起“培根铸魂、兴趣激发、创新实践、家校共育”四位一体的立体化阅读生态。学校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拓展了课堂教育。将科普阅读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通过开展生态科普讲座、跨学科认知整合课等特色活动,也展现了学校‘大格局、大情怀、大视野’的办学理念,为‘五育融合’育人注入鲜活的时代内涵。”
      本次活动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指导,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出版集团主办,徐红星院士科学与人文科普工作室、武汉出版社、江岸区科学技术协会、江岸区教育局、江岸区长春街小学联合承办,同时得到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省物理学会、湖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的大力支持。
      活动充分发挥院士科普工作室“院士科普大讲堂”的品牌优势,整合政府、高校、媒体等多方资源,通过“科普+阅读”的创新形式,将高端科学资源转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未来,院士科普工作室将持续推进科普阅读进校园、进社区,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