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前沿

海上油气平台建造进入智能时代

发布日期:2025/4/17 10:27:05      来源:光明网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4月8日,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由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徐连勇教授团队研发的世界首套T/K/Y管节点智能焊接装备即将交付工程应用,标志着海上油气平台搭建进入“装配式”智能时代。
      据介绍,“钢铁裁缝”专门负责海上石油平台“骨架”——导管架的关键焊接工作。导管架平台就像海上油气的“心脏”,承载着钻井、采油、处理、储运等全套设备,支撑油田全生命周期开发。同时还要承受狂风巨浪的考验,使用寿命长达30年以上。
      “要把上百根粗细不一、切口不规则的钢管,像搭积木一样精准地焊接成重达数吨到数十吨的T型、Y型、K型或X型节点,过去全靠老师傅的眼力和手感。”徐连勇打了个形象的比方,“而我们的智能装备就像给机器人装上了‘火眼金睛’和‘最强大脑’,让他们变身经验十足的电焊老师傅。”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科研团队在研发过程中攻克了三道技术难关:首先,通过创新的机械系统设计和精度补偿技术,实现了30吨以上超大管节点构件的高精度焊接;其次,自主研发的视觉测量系统,让机器人能够精准识别各种不规则的焊缝;最后,通过智能算法的突破,使焊接机器人具备了自主规划焊接路径的能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台智能装备进行电焊工作的同时,旁边电脑屏幕上,焊接过程的各项参数实时显示,工程师可以随时监控调整。与传统人工焊接相比,这套装备不仅让效率提升了20%以上,还确保了焊接质量。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