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专家提醒,目前帕金森病是患者数量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且过去原本属于老年病的帕金森病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62岁的周先生烧得一手好菜,可最近一段时间,他的厨艺却大失水准。上周,老家的亲戚来周先生家里做客,他亲自下厨露了一手。周先生将饭菜端上桌,却发现自己平时拿手的糖醋排骨没人动筷子,老伴儿小声提醒后,他才知道糖醋排骨烧煳了。随后的几天里,周先生也发现自己的嗅觉好像消失了,醋和酱油的味道几乎闻不出来了。前日,周先生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求诊,医生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诊断他患上帕金森病,随后收入该院综合科帕金森专病中心住院治疗。
“帕金森病也叫‘震颤麻痹’,约有7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手抖症状,但这并不是帕金森病的专属。其实,很多帕金森病患者早期并没有手抖这一症状,主要症状是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姿势步态异常等。另外,还有的患者会出现嗅觉减退、睡眠障碍、抑郁、便秘等非运动症状,其实这也是帕金森病的早期征兆,也需警惕。”武汉市中心医院帕金森病专病中心负责人、综合科主任旃培艳主任医师介绍。“专病中心曾经诊断了一名38岁的女性帕金森病患者,该患者的早期症状就是于一年前突然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睡眠也不好,从此越来越焦虑,每天郁郁寡欢。”
帕金森病专病中心对周先生开展多学科诊疗,通过“一个中心、一站服务、一个标准、全程管理”的指导原则,为他在住院治疗期间以及出院后提供院内院外专科化、精准化、全程化的诊疗服务。
目前药物治疗仍是帕金森病早期的首选治疗手段,但药物疗效较好的阶段即“蜜月期”过后,单纯的药物治疗已经无法控制病情,患者会出现异动症、开关现象等症状。经过帕金森专病中心多学科团队充分评估后,可考虑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缓解患者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帕金森病患者的日常健康管理上,专病中心还引入AI助力,通过远程问诊、智能穿戴和3VR康复课,医生能随时调取病情数据、检测患者颤抖情况,指导康复锻炼等,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帕金森病患者的健康。
专家提醒,帕金森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初期症状复杂多样且不典型,很容易被忽视,因此要及早识别帕金森病的危险信号,早干预早治疗。
记者:肖凯
通讯员:马遥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