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协动态

第二届地球科学融合发展前沿论坛在汉举行

发布日期:2025/4/21 9:02:55      来源:武汉科技报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市科协网讯 4月18日,第二届地球科学融合发展前沿论坛开幕式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行。本届论坛以“聚焦国家发展需求,强化地学融合发展”为主题,围绕战略性关键矿产、跨圈层物质循环与效应、地理环境与全球变化、数据-模式驱动的地球科学知识发现等十大专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论坛旨在充分发挥科技期刊在推动我国地学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桥梁作用,并促进学术思想的交流碰撞,为广大地学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武汉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定君出席活动开幕式。


      本次大会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地球科学》《Journal of Earth Science》两刊编委会,《地球科学》编辑部等单位承办。


      开幕式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常委、校长李建威,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分别致辞。活动当天,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周卫健院士阐释化石源CO₂示踪技术对全球碳循环研究的范式革新;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郭华东院士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空间信息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碳中和评估中的深度应用;南京大学沈树忠院士为地球系统演变规律研究提供高分辨率新标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永飞院士提出汇聚板块边缘的跨圈层物质循环模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献华院士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蒋少涌教授揭示关键金属成矿作用的同位素示踪机理。这些重要成果昭示着多学科协同创新正在重塑地球科学的知识版图。
      据悉,大会期间设地球生物学,战略性关键矿产,能源地质,跨圈层物质循环与效应,现代与古海洋地质过程和产物,地理环境与全球变化,重特大地震、海啸、火山灾害机理与综合减灾,重大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及重大地质工程实践,地下水安全以及环境污染与修复,数据-模式驱动的地球科学知识发现等十个分会场,贯通“深时过程-当代响应-未来预测”研究链条,涵盖“资源保障-环境保护-灾害防治”多维需求。
来源:武汉科技报
记者:盛甜
摄影:肖凯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