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武创荟”·江岸区中试平台科创服务专场活动在武汉创立方产业园举行。中试平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提升中试平台服务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更加完善的科创服务体系。
“2025年,武汉出台了《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实施方案 (2025—2027年)》等相关文件,持续提升重点产业领域全球创新策源影响力,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李少良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江岸区始终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区发展的主导战略,构建了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梯次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全力提升中试平台服务能力,为技术成熟提供更多服务,为市场需求提供更大助力。
在分享交流环节,武汉市科创局成果转化处相关同志围绕市级中试平台备案政策、备案条件以及备案的常见问题等方面解读中试平台政策。江岸区经科局相关同志,从强化企业梯度培育、打造科创平台载体等方面解读江岸区科技创新“岸九条”相关政策。
武汉武创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相关同志就“湖北科创供应链武汉节点”作宣传推介。据介绍,搭建“湖北科创供应链武汉节点”旨在着力解决科创资源聚合难、科技产业融合难等问题。平台以信息化为基础,以链条培育、网格化对接、体系化服务为抓手,建设“一底座两系统”的线上平台,构建科创服务生态体系,助推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活动现场,武汉市蛋白及多肽技术研究中试平台等五家中试平台相关代表进行江岸区中试平台启动仪式。
同时,“一体化智能筑塔机集成控制”等四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签约。
在项目路演环节,武汉市米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汉烯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华秦激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龙新启光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中交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中心医院等六家科技企业带来生命健康、新材料、光电子信息等领域的路演项目。
武汉中交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带来的项目是“交通工程数字化设计系统”。据介绍,该项目聚焦工程数字化设计革新,自主研发八大核心系统,涵盖交通标识、智慧灯杆等全场景功能模块。系统以智能化算法驱动设计流程,精准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通过模块化设计库与通用设计接口,实现跨专业数据互通及业务流程再造,助力企业实现“设计-管理-决策”闭环生态,为交通工程数字化转型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