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糖作为“甜味精灵”用醇厚绵密的甜意勾勒出幸福的轮廓。而在生物医药的领域里,糖化身为不可或缺的“幕后功臣”:糖是细胞表面的 “身份标签”,参与免疫识别与信号传递;糖作为药物载体,能提升靶向性与生物相容性;糖更可为抗肿瘤、抗感染等领域提供全新治疗方向。
近日,武汉糖智药业有限公司(简称 “糖智药业”)完成新一轮融资,光谷金控集团等投资机构携手为公司注资。“本轮融资是公司历来融资里程碑最具规模的一轮,也是公司的战略融资。”糖智药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资金将帮助公司快速走向产业化的发展,助力公司现有新产品研发,加快投入市场的脚步。

以创新为驱动不断攻克技术难题
在糖智药业的实验室里,各类仪器错落摆放,科研人员身着白色长衫,头戴护目镜,正专注地操作着实验台上的仪器。在这里,科研人员进行产品研发,将糖类药物原材料,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多家医药企业。

时间回到2019年,已在国际糖化学领域声名远扬的王鹏教授,怀着一腔报国热忱,毅然回国,在光谷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播下了糖智药业的种子。彼时,国内糖类药物原材料市场长期被进口产品垄断,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王鹏教授深知,要改变这一局面,唯有自主创新。
一同投身这场创业征程的,还有肖聪与曹学峰。肖聪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后赴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深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便毫不犹豫地加入王鹏团队,全力推动科研成果在武汉落地转化;现任公司总经理的曹学峰,同样拥有深厚的学术与行业积淀,他深耕化学合成领域,完成多个高难度品种的化学合成研发和生产。如今,在他们的带领下的糖智药业的员工扩充至200余人。公司的核心研发团队汇聚各方智慧,为攻克技术难题全力以赴。
正是凭借这样的团队基础,糖智药业依托多酶催化的生化合成技术,专注于为海内外客户提供糖、核酸及其衍生物的核心原料与技术解决方案。基于自身技术积淀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糖智药业决意将多年科研成果在国内落地产业化,让海内外客户都能用上高品质的糖类药物原料。

“在生物医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从最初的抗体药物到现在的核酸药物,通过糖、蛋白、核酸进行结合,有效地提升了药物的靶向性和安全性。”糖智药业相关负责人说。L-岩藻糖是一种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稀有糖,常见于母乳、海藻、树胶以及部分细菌多糖内。L-岩藻糖能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守护呼吸系统健康,并且参与胶原蛋白调节,对皮肤、骨骼等组织的健康意义重大。L-岩藻糖的传统工艺主要为从海洋藻类中提取,存在对海洋群落有损伤,环境不友好等问题。糖智药业基于合成生物学平台,经过长期的研发和工艺优化,现已全面掌握了发酵法吨级生产L-岩藻糖的工艺,产品纯度98%以上,同时具备研发级别和GMP级别两个规格。
糖类药物有研发时间短、生产成本低等诸多优点。而在产品推广应用的阶段,糖智药业遇到了挑战。“当时,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客户对糖科学的认知不够。”糖智药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很多医药客户做的是糖类药物,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把糖当成一般的小分子或者大分子,而没有正视糖化学学科。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糖智药业的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对客户进行科普,推广糖化学学科。“通过科普推广,客户相信我们的专业,我们也在方方面面辅助客户更好地开发他们的产品。”糖智药业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国产创新药研发推进,糖类药物核心原料需求进一步增长。糖智药业通过专业知识与技术敏锐抓住市场需求与机遇,以最优秀的产品质量获取客户的信任与合作。“我们也将这些年赚到的钱,绝大部分都投入到新的产品研发和工艺开发中,进一步服务客户做好早研以及商业化降本增效。”糖智药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公司的客户范围已从医药行业,逐步延伸至化妆品、食品等行业领域。在化妆品行业,糖类原料被广泛应用于保湿、抗氧化等功能性产品中;在食品行业,特殊糖类可用于开发功能性食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健康需求。糖智药业正通过不断拓展产品应用边界,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政策赋能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
“作为一家初创公司,短短三四年时间就快速成长为一家初具规模的企业,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政策的助力。”糖智药业相关负责人说。2024年,糖智药业获得“武汉市骨干高企瞪羚计划”支持。这份政策助力将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之路筑牢后盾,为研发攻坚提供更坚实的保障,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夯实核心优势,站稳发展脚跟。
站在新的起点上,糖智药业将紧抓政策红利与资源优势,全力加速科研成果的产品化转化与产业化步伐,致力成为生物医药行业与核酸领域的领军企业。
“骨干高企瞪羚计划”是市科技创新局科技企业培育“四个计划”之一,面向骨干高新技术企业,旨在发掘、培育一批即将进入“快车道”、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成长速度快的瞪羚企业,通过科技金融、产学研对接,助推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加速裂变为高能级企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
记者:代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