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健康科普

AI助力揪出隐秘的“胃早癌”

发布日期:2025/6/4 16:59:25      来源:武汉科技报综合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胃体小弯侧可能有高危病变,请注意!”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消化内镜中心,医生有一个AI“搭子”。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医生通过“内镜精灵”为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如同装上了“第三只眼”,协助他们不遗漏任何一个盲区,及时发现早癌和癌前病变。
      67岁的陈奶奶(化姓)近一个月来胃口不佳,人也瘦了一大圈,于一周前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求诊。接诊的消化内科医生问病史时,发现她有长期食用腌制品的习惯,建议尽快做一个胃镜检查。
      在消化内镜中心做胃镜检查时,医生借助“内镜精灵”的提示,在其胃体小弯侧发现了一个大小约0.6cm×0.8cm,颜色异常的原发平坦病灶,医生又对该病灶进一步做染色放大检查,初步怀疑是早期胃癌。消化内科医疗团队为陈奶奶实施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顺利完成了胃早癌的内镜下微创切除。
      记者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消化内镜中心看到,医生操作内镜时,“内镜精灵”同步进行AI判读,通过声音和图像实时提醒异常区域,辅助医生不遗漏任何盲区。
      “‘内镜精灵’为医生开启‘第三只眼’,类似车载GPS导航仪,可以引导‘车主’按照既定的路线行驶,并且还能在固定点进行预警提示,集‘导航’和‘预警’功能于一身,帮助医生做出更精准的判断,避免检查盲区、减少病灶遗漏、让消化道早癌筛查更精准、提高消化道早癌检出率。”武汉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姮主任介绍。
      “内镜精灵”针对上消化道检查,创新实现了26部位盲区监测,并进行计时和实时评分,将检查过程标准化,减少了漏检、漏诊风险;白光下通过红、蓝框对发现的可疑病灶进行风险等级提示,染色放大模式下给予早癌分型诊断建议。针对下消化道检查,根据肠镜操作临床指南推荐退镜时间≥6分钟,退镜时间会影响腺瘤检出率。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内镜精灵”会智能识别回盲部,监测退镜速度、自动记录进退镜耗时,提醒医生保持退镜速度的稳定性,降低视野盲区,提高息肉、腺瘤检出率。
记者:肖凯
通讯员:马遥遥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