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武汉科学技术馆、武汉市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武汉市关爱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对话科学”系列主题活动于近日圆满落幕。本次活动历时近3个月,吸引了全市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涌现出大量构思奇妙、制作精良的作品。作品涵盖智能未来、星际探索、生态共生、时空穿越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青少年对科技发展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类未来的深刻思考。
本次“对话科学”系列主题活动自启动以来,受到全市青少年的积极响应。参与学生覆盖从小学到初中的各个年龄段,最小的参与者仅6岁。活动影响力广泛,实现了“推动青少年科学活动普及”的预期目标。经评审会初评和复评,共评选出141幅“科幻绘画”作品和16个“少年科学说”科普视频作品入围终评。经过紧张有序的终评,最终评选出“科幻绘画”一等奖14名,二等奖26名,三等奖38名,优秀奖53名;“少年科学说”科普视频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
科幻绘画: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所征集的科幻绘画作品展现出小创作者们惊人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评委们表示,许多作品不仅绘画技巧出色,更难能可贵的是科学逻辑与艺术表现力的完美结合。
一批作品巧妙融合科幻想象与现实科技逻辑,视觉上凸显科技与生命的碰撞,兼具想象力与科学性。
刘靖宜6岁《生态ai》
马房玥11岁《智械世界》
张睿恒12岁《奇妙博物馆之旅》
潘小曼9岁《太空漫步》
谭伊坤8岁《探秘黑洞》
陈枍心6岁《泡泡滑板与铁甲汪汪队的海底骑遇》
“少年科学说”科普视频:科学传播的新生力量
“少年科学说”科普视频作品同样精彩纷呈。参与的青少年运用实景拍摄、科学实验、动画、特效制作等多种手段,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视听语言。
获得一等奖的科普视频作品《数学力量——莫比乌斯带的神奇魔法》通过第一人称视角,带领观众漫游数学世界。通过动手小实验,演示了“一笔画满环”和“剪环变大环”的神奇现象,并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如何利用莫比乌斯环结构在激光器、液晶操控和分子折叠等领域取得的创新突破,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视觉体验,获得评委一致好评。
本次活动组建了高水平的评审团队。评委会由高校教授、科普专家、艺术教育家、资深媒体人士和业界代表共同组成。评审过程分为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阶段,确保评选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评委们从科幻主题表达、科普内容准确性、创意新颖性、艺术表现力和技术水准等多个维度对作品进行综合评估。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本次“对话科学”系列主题活动通过面向全社会青少年征集科幻绘画和科普视频,为广大青少年搭建起与科学对话的桥梁,鼓励青少年以独特的视角解读科学,用创意的方式展现科学魅力,共同营造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良好社会氛围。未来,主办方计划在活动中增加“科学家与青少年面对面”环节,为青少年提供与科学大师直接交流的机会,让科普成为连接科技前沿与公众认知的桥梁,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激发全民创新意识注入不竭动力。
部分优秀获奖作品将于2025年9月起在武汉科学技术馆官方微信及长江网平台公开展示。
科学梦想的种子正悄然播撒,期待未来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查询获奖名单及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