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最新信息

弘扬科学精神 解码赤子情怀——“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融合赋能大讲堂走进华中科技大学

发布日期:2025/10/18 15:44:41      来源:武汉科技报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1760773895565099775.png

      10月16日下午,“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融合赋能大讲堂・走进华中科技大学” 报告会(第八期)成功举行。此次活动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科协联合主办,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支持举办,华中科技大学科协、湖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承办,武昌区科协、洪山区科协协办。省、市、区直相关部门,在汉部分高校、中小学师生代表,市属学会(协会、研究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协科技工作者代表和各区科协代表400余人现场聆听。

1760773916914034616.png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亮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指出,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大学教育必须坚持科学与人文相融,切实扛起培育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使命,为国家科技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1760773936392075513.png

      随后,科普剧《誓言无声》精彩上演。该剧以艺术化的表达,向我们展现了黄旭华院士“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动人故事,带领大家沉浸式感受老一辈科学家那份沉甸甸的初心与无声的坚守,引发全场强烈共鸣。

1760774006773039888.png

      主讲嘉宾——“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黄旭华院士的女儿,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武汉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黄峻博士以《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为题作主题报告。她深情回顾了黄老隐姓埋名三十载、毕生投身我国核潜艇事业的感人事迹,分享了黄老的荣誉时刻与晚年坚守:2019 年获“共和国勋章”时,黄老强调荣誉属于整个核潜艇战线;2020 年斩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黄老感慨“国家重视科研人,更要把事情做好”;黄老毕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即使退休,仍坚持整理核潜艇资料,将奖金捐赠给科研、教育和科普领域,甘愿为年轻人充当“场外指导”。

      黄峻博士的讲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深刻诠释了“科学报国” 的内涵,是一场关于人生与信仰的报告,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一场温暖的情怀传承,更是一堂直击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现场频频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1760774049771022865.png

      市政协副主席刘丹平为黄峻博士颁发了主讲专家纪念杯和证书。

1760774068397067923.png

      科学与人文的火种,需要代代接力传承。现场观众也可谓是“四代同堂”,既有深耕科技领域的资深专家教授,又有初入科技殿堂的研究生、大学生,还有朝气蓬勃的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学生代表现场分享了学习体会和实践感悟,纷纷表示,要从黄旭华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中汲取力量,立志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青春智慧。
      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孙击翔,市政协副秘书长魏玉致,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李蓉,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定君,洪山区政协主席刘劲松等领导出席了活动。
      据悉,本次大讲堂以科学家后代的真情讲述,进一步推动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深度融合与传播,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与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和创新动力,为武汉 “科创高地” 建设营造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融合赋能大讲堂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八期,受到社会各界普遍欢迎,武汉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搭建融合平台、创新活动载体,团结引领全市科技工作者,为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
记者:丁莹 刘炼
通讯员:余威 杜亮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