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路越修越堵?为什么过江桥梁越多过江却越爱堵车?武汉如何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两型社会”建设时,如何正确认识、应对新一轮的“交通紧张期”?12月9-10日,来自北京、上海、台湾等地的专家学者齐聚武汉,参加以“两型社会”建设与现代交通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大城市交通高层论坛,共同探讨 “会诊”武汉交通,“把脉”快速路网系统。
开幕式上,市政府胡绪鹍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辞,他说“得中独厚”、“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是武汉市保持较强竞争力的优势所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交通建设,投资建设了一批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了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管理体系。但怎样进行“两型社会”特别是“两型社会”交通建设是一个全新课题,武汉希望通过此次论坛为武汉市的城市交通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借鉴,在科技发展观指导下,努力实现“建设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努力实现国家级交通枢纽作用和地位”的战略目标。
武汉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卢光发宣读了第二届大城市交通高层论坛组委会《关于优秀论文表彰的决定》,表彰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
据了解,与会专家均是业界“大腕”,包括原建设部副部长、现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赵宝江,中国工程院潘垣院士、刘经南院士,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国家畅通工程专家组副组长陆化普,台湾中兴工程顾问公司董事长、原台北交通局局长曹寿民,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规划部部长孙壮志等。
在2天的会议上,专家学者围绕武汉市在进行“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大城市交通规划、交通建设与管理、智能化技术运用等问题展开了研讨。同时,会议还就如何搭建海内外与武汉市交通学术界专家学者的合作、交流平台,以及怎样凸显武汉在中部崛起中战略支点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进行了交流探讨。
9日晚,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会见并宴请了出席第二届大城市交通高层论坛的专家学者。市领导殷增涛、彭丽敏、黄蔚堂等陪同。
10日,武汉市政协主席叶金生宣布第二届大城市交通高层论坛闭幕。
(来源:武汉科技报 李莹 潘菁伶)
武汉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右二)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家栋出席第二届大城市交通高层论坛。
武汉市委常委、副市长胡绪鹍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垣提出对武汉交通规划的几点建议。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右一)和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原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原武汉市市长赵宝江亲切交谈。
武汉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卢光发代表第二届大城市交通高层论坛组委会宣读《关于优秀论文表彰决定》。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右二)等市领导会见参加第二届大城市交通高层论坛的专家学者。
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局长唐昌文向与会代表介绍武汉市交通情况。
台湾中兴工程顾问公司董事长、原台北交通局局长曹寿民作题为《“地铁时代”来临应有的认识和准备》的报告。
获第二届大城市交通高层论坛优秀论文表彰的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