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政协成立60周年科技界科协界举行座谈会2009-8-29 21:13:05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8月26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科技界、科协界委员纪念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座谈会。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徐冠华等出席。
徐冠华在讲话中回顾了历届全国政协科技界、科协界委员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深入调查研究,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献计出力的奋斗历程。他向委员们发出倡议:一、进一步增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二、在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面,努力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出新的贡献。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做求真务实的表率,为形成严谨扎实的科学研究工作环境而努力。四、更加关注人才培养,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举荐人才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齐让在发言中说,60年来,中国科协作为人民政协的组成单位,见证并实践了政协的理念。不仅努力成为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坚韧纽带,也始终与国家发展相伴,与科技事业的发展同步。回望这60年的历程,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科协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技工作者之家”。
他说,中国科协参政议政的历史,与政协的发展密不可分。早在建国之初,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就以“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的身份,成为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16个团体单位之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筹备委员会从科学界的代表中,选派了梁希、李四光、侯德榜、贺诚、茅以升、曾昭抡、严济慈等15名正式代表和2名候补代表出席了新政协的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建设百废待兴,第一届科协代表以无限的热情与智慧投入到政协的各项工作中。其中,曾昭抡参加了政协组织法草案整理委员会,侯德榜参加了共同纲领草案整理委员会,贺诚参加了政府组织法草案整理委员会,严济慈参加了宣言起草委员会,茅以升参加了国旗国徽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梁希参加了代表提案审查委员会。从这一刻开始,中国的科技社团真正登上了政治舞台,承担起参与建设新中国这一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中国科协从第一届到第四届一直积极参加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但是“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中国科协被迫停止一切活动,与全国政协的联系也因此中断。这一中断就是20多年,20多年间广大科协界的科技工作者,不知失去了多少畅所欲言、为祖国建言献策的机会。
齐让说,改革开放的曙光重回大地,科协等来了一个全新的参政议政契机。而这一契机的降临,决非偶然,它与科技工作者在政协的种种努力,密切相关。1988年3月,全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期间,苏步青等200多位委员联名提案,要求恢复中国科协在全国政协的团体地位。几经努力,1991年1月11日,在中共中央的关怀下,全国政协七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决定,恢复中国科协为全国政协的组成单位。同年3月,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确定中国科协为18组,由46位委员组成,钱三强、鲍奕珊、王大珩任召集人。在大会上,王大珩代表中国科协作了题为《努力发挥科技工作者参政议政民主渠道的积极作用》的发言。至此,科协终于重回政协的大家庭,广大科研工作者重新走上了为国家献计献策的坦途。
从九十年代初回归政协开始,特别是2003年十届政协以来,科协界委员努力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客观公正等优势,就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深入考察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初步统计,2003年以来,全国政协科协界先后组织了17次、120余人次政协委员参加的专题调研活动。许多委员也都结合各自实际积极主动做好调研工作,提交提案。仅2008和2009 两年,科协界委员就提交提案达115件。
齐让说,这些专题调研和提案的内容涉及面广泛。首先是围绕发挥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调研。早在1994年3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朱光亚代表中国科协界委员在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全体大会上作了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呼唤全社会切实尊重科学》的大会发言,其中特别针对汪诚信等五位科技专家因宣传科学灭鼠而被有关法院一审宣判败诉的严重事件,代表中国科协严正表示坚决支持五位专家上诉,有力维护了科学的尊严和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在科技界、司法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近年来,根据科技工作者反映突出的问题,结合中国科协开展的科技工作者状况专题调查,科协界提交了一批提案。如2008年3月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针对目前对科技的关注过多集中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如科研设备、科研经费和人员上,而对如何有效利用好这些投入,即增加和保证科研人员有效工作时间的问题尚未引起广泛重视的问题,我们曾提交“应当高度关注和珍惜科研人员的工作时间”的提案,产生一些重要影响。去年以来,针对科技工作者英年早逝以及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的问题,由李兰娟委员和宋南平委员牵头,组织了“科技工作者健康状况”调研活动,提出了六方面的对策建议,以保障科技工作者的身心健康。
他说,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这是一个制定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尽管中央和各省市高度重视,但在落实到基层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2008年,3次组织科协界委员围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开展调研,通过座谈、走访,深入部分农村、社区、企业、学校,调查了解科学素质教育、科普资源开发与服务、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等方面情况,最终为将《科学素质纲要》实施落实到基层提出了实际的指导意见。同时,委员们还分别开展了“公共科普教育和文史遗存的保护、开发的关系”、“农村科普情况”、“京津地区科技场馆建设情况”等专题调查,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言献策。
他说,在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开展的调研中,近年来,集中围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建设”、“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等内容开展了考察调研活动,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此外,科协还将关注的视线投向了社会民生更广泛的领域。2007年开展了“环渤海地区2006-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承载力”专题调查,研究报告中所提出的建议,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张怀西、邬贺铨、马兴瑞、张彦仲、陈佳洱、张开逊、丛中笑等分别作了题为《星火西进:一份重要的政协提案》、《中国工程院与政协的渊源》、《航天领域政协委员们的参政议政之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助大飞机翱翔蓝天》、《基础研究领域的提案之路》、《政协委员热忱推动中国科技馆事业发展》、《王选副主席建言立论二三事》的发言,4位同志作了书面发言,共同回顾人民政协成立60年来,科技界、科协界委员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推动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前进的宝贵经验,以及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本次座谈会由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办,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日报社等协办。
(来源:中国科协网)
纪念政协成立60周年科技界科协界举行座谈会
发布日期:2009/8/29 21:13:00 来源: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