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普适’的科学传播进化模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也要追求‘世界眼光、中国特色’,最可宝贵的是创造适合本地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模式”,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在10月18日开班的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教育研修班上,为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计划单列市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的40余位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讲授了第一堂课。
此次研修班授课地点选在了我国著名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为学员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期一周的研修班主要采取专家授课、研讨交流、实地调研、撰写论文等形式展开。特别邀请在科学传播与普及、青少年科技教育及活动、科技政策、项目管理等方面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围绕青少年科技活动项目的管理主题进行授课。每次专家授课后,要分别进行研讨;还将组织学员就本省或本单位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状况、经验及参加本期研修班的收获与体会进行讨论交流。研修期间,将组织学员参观考察并进行讨论。课后学员要填写意见和建议表,并完成课后思考题,结业时提交论文。经考核合格,将颁发清华大学统一的培训结业证书。并将对学员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度开发,印发学员论文集。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王延祜在开班仪式上介绍,此次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青少年科技教育研修班以提升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的科学素质为目的,牢固树立为基层和青少年服务的意识,进一步提高科协系统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意识,及时发现科技发展和应用中出现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增强组织、协调、策划青少年科普传播活动的能力,强化执行力,为提高全国青少年科学素质、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夯实基础,为青少年科技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曾国屏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开班仪式后,曾国屏教授还在为学员们作了题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科学传播与普及”的专题报告。
多年来,中国科协精心组织“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活动项目,通过这些载体,为国家培养了青少年创新人才,为国家选送了优秀的青少年科技人才,为国家后备人才队伍的成长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青少年科技教育系统既是一个成熟的团体,也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团体;既是一个脚踏实地历史悠久的团体,也是一个还要走很长路的年轻团体。从青少年科技教育系统自身的现状看,存在着一些与所承担的重任和职责不相适应的问题,并且在发展的道路进程中,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向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许多需要研修解决的课题,也为青少年科技教育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来源:中国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