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武汉市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自10月份启动以来,目前已进入入户调查阶段。调查员们将深入样本社区和家庭,与被调查对象面对面交谈、提问,了解他们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知晓程度。
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了解国民(或公民)科学素质状况的通行手段,由美国于1957年率先实行。此后,欧盟、日本、印度等国相继效仿。中国科协于1990年开展了首次全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调查,至2007年共进行了七次调查。各省市也先后开展了本地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武汉市继2005、2007年开展两次科学素养调查之后,今年开始第三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工作。
第三次调查抽样共抽出97条街道(乡镇)、204个社区居(村)委会,2000个样本家庭,每个家庭确定一个面访对象(18-69岁成年人)。本次调查的问卷以中国科协的调查问卷为基础,结合武汉市实际情况作了少量修改,分为个人情况、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和方法、科学名词和术语、对科技及其发展的态度和看法等四个部分,共30个题目。通过这些题目的回答或选择,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对科学技术了解的大致程度;通过对2000个样本回答、选择情况的统计,可以反映出武汉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致的总体水平。
《武汉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十一五规划》规定,每两年进行一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籍此跟踪武汉市民科学素质状况的动态变化,为我市科学普及、公民教育、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参考数据和客观依据。
(来源:武汉科技报 宁晓民)
2009年我市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开始入户面访
发布日期:2009/11/12 15:03:00 来源: 作者:admin
- 上一篇:第九届“明天小小科学家”评选结果出炉
- 下一篇:杨松:实现社科大市向社科强市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