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网讯 按照湖北省、武汉市关于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市科协党组高度重视,充分发挥科普工作职能作用和人才优势,精心组织实施,深入扎实推进,实现了进村入户工作的良好开局。截至目前,市科协系统干部已有85人(次)分期分批深入200多户农民家中,开展送政策、访民情、问民生、促发展的走访调研活动。赠送《武汉市强农惠农政策和农业信息技术摘编》、武汉市百万市民学科学系列科普读本、《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系列科普丛书等书籍资料2000余册。
一、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实施。研究制定了《武汉市科协关于开展“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活动的通知》,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主席卢光发同志为组长、所有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支部书记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副主席张太玲任主任、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庄志宽任副主任。成立2个工作组,分别由会领导挂帅,一名机关部室或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同时每组落实3名驻村干部,分别对口联系2个村。对各个小组和工作专班的责任都作了明确分工,提出了“会领导每月到驻点村调研和指导工作不少于1次、机关各部室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每月不少于2次、驻村工作组每周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具体要求。3月17日,在深入动员发动的基础上,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卢光发,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太玲、吴之凌率科协系统部分干部分别到黄陂区长轩岭街徐冲村和姚集街河畈村,举行了“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活动启动仪式。为确保活动取得成效,会党组提出了“三个一百”的工作目标,即党员干部参与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100%、政策宣传覆盖率达到100%;明确了“十个一”的具体任务,即发放一份政策宣传手册,召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开展一次社情民意大调查,记好一本民情日志,撰写一篇调研报告,解决一部分民生问题,开展一次送温暖活动,帮扶一批特困户,补贴一个科普助推都市农业示范基地,参加一次农活劳动。
二、领导带头,深入考察调研。3月15日,市科协副主席张太玲带领工作专班同志分别到帮扶点,与街工委、村“两委”会干部共商活动实施具体安排。3月17日,市科协系统2个工作组、6名专班队员全部进驻徐冲村和河畈村开展工作,所有队员与单位工作脱钩,单位每天给每名工作队员解决伙食费50元,要求吃住在农户并按时交纳伙食费,不给基层和群众添加任何负担。3月31日,市科协副主席杨军带领机关有关人员,专程到黄陂区长轩岭街徐冲村进行走访调研,听取了工作组前期走访情况汇报,并与村“两委”的同志们进行座谈,共商今年的帮扶计划,共谋该村的发展大计,探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最后,与街、村干部讨论形成共识,提出了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着力提高村民科学素质的目标,初步确定了今年小康工作计划及建设项目,并实地考察了村办集体经济蔬菜大棚基地和养鱼塘。
三、紧贴实际,稳步扎实推进。一是送政策送技术。市科协编印《武汉市强农惠农政策和农业信息技术摘编》、《营养与保健》、《优质高效种植技术手册》三本书,分发到2个村的所有农户家中,做到一户一册。3月21日,专门邀请市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吴君到姚集街河畈村,给村民讲解传授养鸡知识,深受广大村民欢迎。二是深入农户走访调研。工作专班为防止出现“进不了门,找不到人,说不上话,访不出事”等情况,采取“分人包组、整体联动、白天分散、晚上集中”的工作方式,灵活把握走访时间,请村干部轮流陪同当向导,白天深入田间地头,晚上电话联系外出务工人员。截止目前,工作专班分别组织召开村干部、党员、村民座谈会10次,走访农户120户,填写《“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问卷调查表》和《武汉市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拉网式检查入户调查表》100多份,撰写民情日记90篇,收集意见和建议20多条。工作专班还重点调查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村湾环境卫生整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情况,为下一步兴办实事和小康扶贫提供了决策依据。三是加大智力帮扶力度。扶贫先要 “增智”。近几年,市科协“小康结对帮扶”工作队,针对2个村农业种植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民经济收入偏低等实际,利用自身工作优势和特点,积极探索实施智力扶贫,每年投入资金近20万元,新建了村文化图书室,扶持蔬菜基地600余亩,协助兴办养鸡场1个,将共建点徐冲村作为武汉市农村基层科普设施建设示范村,在该村各自然村湾主要路口修建安装科普宣传橱窗8个,让村民与科技宣传设施“近距离”。坚持免费赠送每周发行的《武汉科技报》和市科协印制的“百万市民学科学系列科普挂图”,在各橱窗张贴供村民阅读。今年,计划在姚集街河畈村每个自然湾也修建安装科普宣传橱窗。四是积极参加义务劳动。3月25日、4月1日,市科协系统专门筹措经费购买树苗,组织60余名干部分别来到黄陂区长轩岭街徐冲村和姚集街河畈村参加集体劳动,帮助村民种植樟树和意杨。同志们挽起衣袖裤脚,挥舞铁锹,挖坑、扶苗、培土、浇水有板有眼,尽显农业人本色。经过近3个小时的忙碌,空地上竖起了200余棵挺拔的树苗。五是抓好项目策划与实施。立足于两个村的实际情况,市科协坚持结对共建与兴办实事相结合,重点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于兴办实事,当前,已初步拟定出“七个一”帮扶项目:修缮一处蓄水塘――对年久失修、渗漏严重的一口水塘进行加固、修缮,增加蓄水量,缓解村民灌溉难、用水难的问题;新建一座农桥――在徐冲村汤家上湾修建农桥一座,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帮扶一批困难家庭――继续与市邮政局联合设立“科邮奖学金”,对家中考取重点高中、大学的家庭赠发奖学金,激励学生们刻苦学习,成人成才;组织一次参观见学――安排村里的孩子到科技馆参观游览,并送成绩优异的孩子参加赴台科普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走访慰问一次困难家庭和党员――对家庭无经济来源的特困户、低保户和困难党员,实行处级干部每人帮扶一户,给予经济补贴;开展一次送科技、送健康活动――邀请专家到村里进行健康咨询,把科普大篷车开进村里,让村里的大人、孩子亲手体验声、光、电科普展品;补贴一个科普助推都市农业示范基地――对徐冲村蔬菜大棚基地实行科技帮扶,力争申报科普示范基地,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