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网讯 7日上午,由武汉晚报、武汉白豚保护基金会、武昌区珞珈山街联合主办,武汉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洪山区青少年空间等协办的“留住江豚的微笑,争做江豚保护志愿者”活动,吸引了珞珈山街辖区100名小志愿者参加。昨日上午,他们在中科院水生所标本馆前小广场上,用彩笔在50米长的画卷上一笔一画描绘出100头逼真可爱的“长江精灵”江豚形象,作为献给江豚志愿者全国招募活动的礼物。
在活动仪式上,著名鱼类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曹文宣,宣读了《留住江豚的微笑 保护长江生态》倡议书,还给孩子讲解江豚知识。小朋友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眼镜江豚”、“江豚爷爷”等跃然纸上,仿佛进入了江豚的童话世界。
曹文宣说,江豚俗称江猪子,属国家二级水生珍稀保护动物。江豚和白 豚是长江中仅有的两种鲸类哺乳动物,均处在长江水生生物食物链顶端。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江豚生存环境堪忧。为避免重蹈白豚“功能性灭绝”的老路,现在着手保护江豚已刻不容缓。
据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白豚的数量约300至400头,但人们错过了抢救这个物种的最佳时期。2006年,国际联合科考队宣布白 豚“功能性灭绝”。目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江豚仅千余头,并以每年5%—10%的速度锐减。
武汉白豚保护基金会理事长王丁说,江豚的保护不仅要依靠科研人员努力,而且需要更多有志之士加入,需要一支相对稳定的由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分担保护重任。
今年7月初,本报联合世界自然基金会、武汉白 豚保护基金会,面向全国吹响了招募长江江豚保护志愿者的集结号。目前,已有200余人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