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网讯 6月18日,广受公众瞩目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879-1955)”展览在武汉科技馆落幕,结束了它长达两年之久的中国之旅。武汉市人大副主任郑永新、瑞士驻华大使馆科技教育参赞高天赐、文化参赞裴雅珍、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项目主任高怡美以及参观过展览的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闭幕式。在闭幕仪式上,裴雅珍女士代表瑞士驻华使馆向参观中国巡展的第100万名观众赠送了纪念品。
“爱因斯坦”展览在武汉科技馆展出期间,得到了瑞士驻华大使馆、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瑞士伯尔尼历史博物馆以及武汉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展览展出108天,共接待观众25.5万余人次。围绕展览,武汉科技馆组织了3场音乐会、11场报告会、2场专家访谈、70余场大篷车巡展以及志愿者招募、征文比赛、有奖问答7大系列活动,使展览形成了有别于中国其他城市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亮点,为展览的中国之旅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爱因斯坦”展览开幕当日,市长唐良智、副市长邢早忠与瑞士驻华大使进行了亲切会晤。展览期间,省人大、省政协、省科协及市人大、市政协、市直委办局等单位领导到科技馆参观展览并指导工作,对展览给予高度肯定。武汉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外办、团市委、市旅游局等单位联合发文,组织广大市民参观。各大媒体也争相报道展览盛况,相关报道达400多篇次。展览期间,部队官兵、机关干部职工,企业、学会、协会科技工作者,大、中、小学校、幼儿园小朋友及“1+8”城市圈科协科普工作者踊跃参观展览。
展览期间,武汉科技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有由爱因斯坦曾孙保罗•爱因斯坦编剧并亲自担纲小提琴手表演的音乐剧《蝙蝠约翰奇遇记》;面向社会邀请133名市民参加与爱因斯坦共庆生日的《爱因斯坦诞辰纪念暨记忆爱因斯坦音乐聚会》;由武汉科技馆与瑞士联邦科技文化中心特邀的来自中国和瑞士的顶级科学家与市民们一起从爱因斯坦的人生经历以及科学发现、理论研究、和平理想等角度,细致剖析“爱因斯坦与科学”、“爱因斯坦与生活”的现场直播“专家访谈”节目;由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海因里希•罗勒博士为首的6位中瑞科学家在汉各知名大学作的多场精彩报告;同时,武汉科技馆还组织中国科学院•武汉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团员们围绕爱因斯坦生前科学研究领域,以物理、天文为主题,在武汉市中小学校举办5场科普报告会;为让不能亲自到科技馆的学生能参观展览,武汉科技馆将“爱因斯坦”展览部分内容制作成5套展板,通过大篷车巡展的方式先后到全市46所中、小学巡回展出70余场;展览期间还举办了征文比赛,参与活动的学校有20余所,学生有5800多人;举办以“看展览、答问题、学知识”为主题的有奖问答活动;在“爱因斯坦”展览期间启动志愿者招募工作,已经初步建立起“小小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专家志愿者”三支队伍。展览期间,华师大、理工大、湖北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教授和学生,利用节假日来到科技馆。据不完全统计,展览期间,有340余名志愿者提供各类服务。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覆盖全市十几个区的数十个社区、学校、广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展览的中国之旅即将结束前的6月13日上午,“爱因斯坦”展览中国巡展累计第100万名幸运观众在武汉科技馆产生,成为“爱因斯坦”展览中国之旅的里程碑。第100万名观众是武汉汉铁高级中学学生古丽米兰•热依木江,她是汉铁高中的新疆班学生。“爱因斯坦”展览产生第100万名观众具有一种象征意义,一是它象征了中瑞友谊深厚绵长,二是象征了中瑞两国之间的科技文化交流将不断加深。“爱因斯坦”展览前三站接待观众人数分别为:中国科技馆20万人次,广东科学中心30万人次,香港科学馆25.9万人次。前三站的巡展累计接待观众达到75.9万人次。
6月18日起,来自瑞士伯尔尼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将打包展出的所有物品,运回瑞士。包括爱因斯坦使用过的浪琴表、亲手书写的明信片等珍贵文物将在离开瑞士24个月后回到瑞士伯尔尼历史博物馆继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