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重庆人民大礼堂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大会主席韩启德,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王鸿举,中国科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大会主席白春礼,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重庆市政协主席邢元敏等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主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专门电贺会议的召开,向全体参会的科技工作者表示问候和致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发来贺信,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建国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从毛泽东同志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到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江泽民同志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胡锦涛同志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超过40%,极大地提升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薄熙来在贺信中表示,中国科协集中了大批一流科学家,是我国科技事业的主力军。重庆与中国科协有深厚的渊源,七届科协主席中,有4任在重庆上学或工作过;32位院士出生于重庆,40多名院士曾在重庆生活,每念于此,重庆人都深感自豪。长期以来,中国科协关心重庆,并给予了很多具体的帮助。这次,把年会放在重庆,更是对重庆的关心和信任。年会秉承为举办地服务的宗旨,以“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为主题开展活动,必将对重庆的科学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重庆正在按胡锦涛总书记的“314”总体部署,努力建设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力争在西部率先实现小康。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本届年会主席韩启德在开幕辞中指出,当今世界科技正处在一次新的革命性变革的前夜,而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世界经济、产业格局的大变化,很可能会加快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准确预判新技术革命将在哪一个领域首先取得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应该有信心也有勇气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协助政府作出战略决策,使我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取得主动。 在谈到近年来我国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时,韩启德指出,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术共同体没有能够在学术评价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术共同体的主动性、责任性、积极性和自身能力都不够。要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在完善学术评价体系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韩启德认为,学术的评价、学术的标准、学术上的分歧,所有学术上的问题只有依靠学术共同体才有可能得到解决。要发挥学术共同体在学术评价中的基础作用,当前重要的是要做出必要的制度安排,同时要加强自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开幕式上颁发了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周光召基金会临床医师奖和应用科学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和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
开幕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重庆市市长王鸿举,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和香港城市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郭位等著名科学家为大会作特邀报告。
(本网综合)
第11届中国科协年会重庆开幕
发布日期:2009/9/9 9:11:18 来源: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