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协简报

[2011年第7期]真心实意办实事 结对共建结硕果——蔡甸区科协“三万”活动纪实

发布日期:2011/5/22 11:38:36      来源:蔡甸区科协      作者:admin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自今年3月开展全市“三万”活动以来,蔡甸区科协积极响应省、市和区委号召,深入奓山街螺丝岗村,扎扎实实地开展进村入户访民情活动,踏踏实实地为农民朋友办实事、做好事。短短的几个月,“三万”活动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摸清了村情民意。两个多月来,区科协工作组和机关干部一道,采取“到农家、进企业”等多种形式和“发问卷、访民情、开座谈会”等方法,对全村12个村民小组、466户农家进行了全面走访,对松林岗等11个机站实地开展了检查,对全村3条主要湾村公路进行了巡查,对全村22个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并就留守儿童存在的5个问题和解决问题的6种办法写出了专题调查报告。通过这些形式和方法,基本摸清了该村的村情民意。
    二、交结了农民朋友。短短的几个月,通过走访座谈,上农户门,拉家常话,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工作组的同志广交农民朋友。四组村民涂仰贵两个孩子都在武汉上大学,夫妻俩既为孩子的好成绩感到高兴,又为他们的学费、生活费发愁。工作组的同志得知情况,亲自上门慰问,一方面鼓励他们克服暂时的困难坚持送孩子读书,一方面代表区科协送去500元予以资助。涂仰贵夫妇十分感动,称工作组同志像亲人般贴心,并表示多苦多难也要把孩子培养成有用之才。
    三、锻炼了机关干部。这次“三万”活动,区科协党组高度重视,不仅选派工作组进村入户,而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集中或分散等办法,多次组织机关干部到村开展走访、农村保洁等活动,并把这些活动作为转变干部机关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培养锻炼干部的一种有效途径。被选派参加“三万”工作组的区科技咨询中心副主任吴建华同志,格外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进村入户时总拿着笔和本子,仔细地问,专心地听,认真地记,几十天来,他深刻地认识到农业的重要、农民的艰辛、农村科学发展的必要。
    四、办了几件实事。一是帮助村里建起了科普宣传栏。区科协与村“两委会”精心设计,在村委会门前建起了一处近10米长的科普宣传栏,选编了许多科普知识开展宣传。二是继续办好科普示范基地。区科协不仅为武汉市科普助推都市农业养鱼示范基地送去了补助资金,还请来区水产专家解决了5月鱼池“泛塘”现象,配送了养鱼技术手册,帮助养鱼农民解决困扰,避免和减少了养鱼的风险损失。三是帮助村里搞好卫生保洁。区科协投资6000多元,为全村每户购买了一个垃圾桶,以便装垃圾集中运送堆放。同时,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对村级近2000米的公路进行了全面清理打扫,极大地改变了村容村貌。四是千方百计帮助农民解决干旱缺水的问题。在抗旱的关键时刻,区科协主席陈祖国亲自带队,协调区水务局领导和专家现场办公,投资5万多元帮助5组修建沟渠650米。区“三万”工作组还先后两次共送去2万元的现金,帮助农民解决抗旱的实际困难,使全村860亩稻田及时灌水得以插秧,800多亩鱼池的鱼苗能够正常生长。看着这些成绩和变化,村里的男女老少无不赞扬“三万”活动开展得好,区科协为民办好事,办实事,顺民意,得人心,是老百姓的贴心人。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