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学生活

防震避震有窍门

发布日期:2008/5/14 0:00:00      来源:      作者:admin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防震避震有窍门

    “地震来了不要慌,防震避震有窍门。”5月12日晚,地震专家、原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少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地震发生时应沉着冷静,按照“就近躲避”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高楼里――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张少泉说,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
  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暂避。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此外,震动过去后应尽快走到楼外。同时,在出去之前要关掉电、煤气等危险源,防止火灾等次生灾害发生。
  大街上――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虹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
  张少泉说,在街上走时,尽量避开这些地方,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可用手臂护住头;同时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到比较开阔的地带躲避。
  行驶车辆――
  地震发生时,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并开到开阔的地方。
  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坐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a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做好防御受到冲击的姿势。
  商店里――
  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张少泉认为,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一定不要乘电梯逃生。
来源:人民网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