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壮观的世纪大日全食带将横扫整个长江流域,包括武汉在内的沿线城市都处在绝佳观测带上。如何抓住大好机会,观赏和拍摄好几百年一遇的日食?
日前,楚天都市报与省科技馆、省天文学会联合举办的“天文一日”科普活动中,来自省天文学会的专家帮100余名小爱好者解开了上述疑团。
护目镜、新胶卷包你看清日全食
省天文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委员沈斌介绍,太阳作为一个发光极强的天体,即便是日全食期间,我们也不可用肉眼直接观看。
他热情地介绍了不少“土方法”:用电焊护目镜;把新胶卷中的胶片扯出,曝光折叠后遮挡在眼睛前;用火把玻璃片烤黑,或者用墨汁把玻璃涂几层……
沈斌还介绍了科学的“小孔成像法”,只不过这需要动手制作“小孔仪”:用一根内径不小于2厘米、长一两米的直管做主体,管的一端蒙上半透明的塑料薄膜或毛玻璃做投影屏,另一端则用不透明的纸板密封,纸板正中用针刺穿一个小孔。
日食时,只要把小孔仪像望远镜一样用支架架起来,把小孔对准太阳稍做调整,就能在投影屏上得到细小而清晰的太阳像。
普通数码也能拍拍摄方法要注意
沈斌介绍,普通的数码相机就可拍摄日全食,但拍摄方法很重要——直接从取景框中观察日食,既会伤害眼睛也会伤害相机。
他表示,拍摄时最好使用三角架,再把镜头推到最远(即拍摄对象最大),如果要拍到清晰的日食图像,还需要利用望远镜头。此外,没有三角架的相机最好采用延时曝光的方式,以防止手抖导致拍摄对象模糊。如果想捕捉到转瞬即逝的“贝利珠”,还需要快门速度很高的相机。
据说手机也可拍摄日全食,但沈斌称,手机摄像头没有光学变焦,拍到的太阳只能是颗“黄豆”。
省科技馆馆长罗红还承诺,本次活动的主题展——《2009国际天文年主题科普展》将免费向本报读者持续展出至7月下旬。
(来源:荆楚网)
世纪大日食将横扫长江流域 教你几招备战观日食
发布日期:2009/6/20 21:15:34 来源: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