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就有一轮圆月挂在天空,显得特别明亮。千百年来,这个光色清丽柔和、存在了40多亿年、距离地球38万多公里的小星球,曾引起人们无穷的遐思和猜想。那么,月亮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科学知识极其缺乏、技术极其落后的时代,“奔月”“游月宫”不过是一种神话而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神话最终变成了现实。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两名宇航员经过100多个小时的飞行,在月球上着陆,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伟大理想。但是却没有一个月宫仙女出来欢迎,也看不到什么玉宇琼楼,看到的反而是一个荒凉、坎坷、寂静、没有生命的星球。
天文专家介绍说,在月亮上,即使是白天,天空也是漆黑的。这是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散射光。阳光照射之处就特别明亮,没有阳光的地方,就是极度的黑暗。昼夜交替突然,没有黄昏和黎明的景象,更没有四季的变化。
月球的自转周期同它的公转周期大致相等,约等于地球的一个月。它的白天和黑夜各持续两个星期,真可谓“度日如月”。
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基本上是一个圆球,表面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圆形构造,称为寰形山。此外,还有连绵不断的山脉。月球的平均直径是3476公里,相当于地球的1/4,它的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1/6,因此,在月球上谁都会身轻力大,健步如飞。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