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节能环保

减排极限目标 中国企业亟需关键点突破

发布日期:2010/1/6 11:15:04      来源:      作者:admin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中国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这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也是中国企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中国节能投资公司总经理王小康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这是中国人民需要为之共同奋斗十年的宏伟目标。但是,面对哥本哈根会议呈现的复杂国际形势,中国企业尤其感到节能减排所面临的技术缺乏和资金短缺双重困难。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为应对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而设立组建中国节能投资公司,目的就是要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力和运营效率,推动节能环保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迄今,中国节能投资公司累计完成节能基建投资600亿元,引导地方、企业投资320亿元,推广重大节能措施13大类,建成重大节能和环保工程3000余项。但是,即便如此,要实现我国的自主减排目标仍是非常严峻的,需要国际国内,技术和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援。 
    王小康说,节能减排和新能源领域是技术引导型行业,技术进步是产业升级的重要保证。但是,受制于发达国家对部分技术的封锁,我国很难直接有效地利用清洁能源替代来改善能源结构。目前我们在新能源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大多是技术欠发达导致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引进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关键部件仍依赖进口,在自主研发上又缺乏世界领先的创新平台。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标准壁垒,以确保它们的低碳国际竞争优势,使我国节能减排成本高昂,投资量巨大,制约节能减排工作发展。比如,典型的转炉煤气高效回收利用项目,可产生节电量1200多万千瓦时,需要投资1亿元,仅此一项要实现在全行业的推广就需要数百亿元资金。当然,针对当前形势,企业必须行动起来,通过提高能力建设,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发展中获取各方面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表示,中央提出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是非常有魄力的,但要实现这个目标也很有难度。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很快,现在正处在需要大量基础建设的时期。其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较大;其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成效显著,1980—2005年我国能源强度下降了近64%,这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美国在1980—1989年能源强度下降了19.2%;意大利在1980—2002年能源强度下降了16.27%;日本在1980—2004年能源强度下降了15.65%。但是,中国若继续维持能源强度快速下降,难度很大。例如:我国供电煤耗已由每千瓦时370克标煤下降到339克标煤,居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能源强度下降做出了很大贡献。显然,我国供电煤耗很难再继续保持快速下降的趋势。 
    胡兆光说,其实,“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和10%,这已经是难度很大的目标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情况下,能在5年内把能耗减低20%。但是,经过我们的巨大努力,这个目标基本可以实现。应当说,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是我们所能达到的最大极限,目标哪怕再高一点点,都会大大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发展权是人权的重要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耗比中国高很多,不能让它们以气候变化的名义来限制中国的经济发展。 
                                (来源:人民网)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