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自然科学

猴子也敬老 懂礼貌聆听“长辈教诲”

发布日期:2010/1/9 19:53:47      来源:      作者:admin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人们尊重长辈并非只是出于礼貌和修养。一项针对人类近亲——猴子的科学研究发现,猴子也像人类一样尊重长者。研究人员说,这说明敬老意识可能由基因决定,深深植根于灵长类动物进化过程中。 
    猴群研究 
    尊重长者、聆听长者意见的观念存在于世界所有文化中,人们普遍认为年龄增长能带来智慧和经验。但一项针对坎氏长尾猴群的最新研究表明,这一观念也许来自基因。 
    研究人员观察这一猴群中9只雌猴的行为,这些猴子年龄为3岁至15岁。研究人员记录下它们800多次发出叫声的情况,发现发出叫声的猴子年龄越大,所得到的回应越多。 
    7岁以上的猴子发出叫声时,其他猴子中75%予以回应;2岁以下的猴子发出叫声时,只有40%的猴子予以理睬。 
    这一现象与“发言”猴子在猴群中的权力大小或地位高低无关,与它们是否有子女无关,仅与它们的年龄直接相关。 
    英国《每日邮报》6日援引法国雷恩大学阿尔班·勒马松博士的话报道:“年龄似乎是影响(猴子)个体话语交流的一个主要因素。”
   尊重长者 
    研究人员发现,当年长的猴子发表“演说”时,其它猴子像懂礼貌的人类一样,停下手头活儿,仔细聆听“长辈教诲”。 
    虽然年长的猴子在猴群中相对寡言少语,但它们一旦开口,总能得到其它年轻猴子的响应。 
    不仅如此,年长猴子比喋喋不休的年轻“话唠猴子”更能得到猴群关注和回应。 
   “年长猴子可能没有年轻猴子那么能说会道,但它们更能获得其它猴子的回应,”勒马松说。 
    勒马松认为,听从比自己年长者建议的行为具有“生物基础”,这一行为随着进化过程代代相传。 
    与生俱来 
    这一研究结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英国皇家学会主办的《生物学通讯》。 
    研究人员认为,在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动物中存在敬老现象,表明敬老行为并非人类后天习得,而是与生俱来。 
    此前一项针对坎氏长尾猴的研究发现,人们可以从它们的叫声中找到人类语言进化的线索。坎氏长尾猴通过在叫声前加上一些简单发音改变叫声含义,这与人类语言运用前缀和后缀改变词义的方法一致。 
   “这表明,对长者声音的关注深深根植于灵长类动物行为中。这将翻开人类文化和语言进化研究的全新一页,”勒马松说。
                                (来源:新华网)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