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以下简称《66条》)是全世界第一份由政府颁布的有关公民健康素养的官方公告;是每个公民应该知道的健康知识,也是大家应该履行的健康行为规范。
按照《66条》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能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健康这种有限的财富资源。
健康是基石,健康是财富。
关于健康的重要性,有人打了个比方:假如说健康是1,那么事业、家庭、金钱、名誉、爱情……就是1后面的0,没有前者,后面的存在也就没有意义。
我们每个人的健康事关家庭的幸福和谐,家庭和谐才有社会的和谐。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66条》的问世显得非常的及时!
一、什么叫健康生活方式?
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具体表现为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究个人、环境和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有益的健康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
二、什么叫健康素养?
所谓健康素养,是指人的这样一种能力:它使一个人能够获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以维持并促进自己的健康。
健康素养是一种养成教育,是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基本内涵与组成部分。推行健康素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明确了今后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内容,为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效果提供了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对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的健康水平乃至文明程度将产生重要作用。
三、为什么发布《66条》?
公民健康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基本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经把维护全体公民的健康,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列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世界各国也把健康看做一个重要的社会目标。因此,卫生部于1月4日发布了2008年第3号公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四、《66条》有哪些组成部分?
它分为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部分,以健康理念和行为为切入点,确定了66条可通过健康教育干预、针对公众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来源:武汉科技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