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一次识别十几本书的图书馆自助借书机、能浏览数百份当天报纸的电子触摸屏、能迅速从全国媒体中搜索到焦点新闻的信息软件……11月3日,一批新型图书馆技术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上纷纷亮相。该年会是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的一次图书馆界盛会,由广西图书馆及其学会协办,吸引了800多名国内外业界人士。会上展示的各种“资讯利器”,集中反映了国内图书馆在数字化服务上的进步。
借书还书告别人工
去图书馆借书还书,再也不用排队等着管理员一本本地扫描,只要把书往一台类似于ATM取款机的仪器上一放,把借书卡一刷,整个借还过程就完成了,这就是在该年会上展示的一台自助借还书机。记者试着把五六本书摞在一起,放上这台借书机上,还不到两秒钟,屏幕上就跳出了所有的书目信息。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机一次能读出十几本摞在一起的图书条码,效率比人手扫描要快得多。门禁系统也与借书机联网,如果读者携带未过机的图书出门,门禁就会报警。
自助借书机只是新型图书馆的数字化设备之一。其余设备还包括电子归架器,管理员只要拿着手电筒大小的扫描仪往书架上一扫,屏幕上就会跳出架上所有的书目信息:红色显示的是放错架的书,灰色则是缺失的书目。这样一来,图书归架就更快捷准确了。此外,新型数字化管理系统还能处理从购书、上架到读者管理等全方位的图书馆事务。据介绍,国内已有一些图书馆应用了这些系统,特别是学校、大型公共图书馆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一“屏”阅遍全国报纸
想看全国各地报纸,是否还要到图书馆阅览室去一份份翻阅呢,而且还不一定能看到当天出版的。年会上展示的一个大型触摸屏为各地图书馆解决了这个“新闻不新”的难题。这台触摸屏体积就像家用的大屏幕液晶电视,但只要连上一条2M的网线,它就会每天自动下载全国数百家报刊杂志的最新电子版,手指点一点,报纸就会翻页、放大,还能查看往期报纸。
记者试着在屏幕上点击中国地图的广西区域,立即就跳出了广西已有电子版的所有报纸的头版。再点开南国早报,当天出版的新闻就出现在眼前,想看哪条新闻、哪张图片,都能触摸放大。旁边一名与会代表说,这个设计非常方便老年读者。许多图书馆代表都对这个触摸屏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另一个功能强大的新闻浏览器则是一款图书馆软件。只要输入关键词和时间段,软件平台就能搜索出国内外上千家纸质华文媒体对该关键词的报道。记者试着输入最近的热点新闻“钱学森逝世”,便跳出了1000余条新闻。这对于舆情观察、信息检索无疑是一个“利器”。
古籍珍本不再难现真容
数字化图书馆的技术也“解放”了许多束之高阁的古籍珍本。据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国内各图书馆都在逐步把古籍珍本通过缩微、扫描等技术转换成电子文本,方便公众借阅。
“过去,普通人想要查阅古籍是很难的,要办很多手续,但现在上网就能看到。”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图书馆数字化的潮流,实际上表现出了现代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理念的进步。比如广西有读者想查阅一本民国出版的书,但这本书只有国图藏有,怎么办呢?过去他可能要去北京借,但现在他只要给国图打个电话或发个邮件或传真,国图两个工作日内就会作出回应。如果书能出馆,就通过图书馆学会的网络把实体书寄达广西图书馆,读者可以跨馆借阅45天左右,还能续借。如果书不能出馆,国图人员就会通过扫描等方式把读者需要的章节或全书用电子文本传过来。
这个例子就是全国图书馆馆际合作的体现。在本届年会上,如何开展馆际合作,为读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文献检索服务,也成了与会代表交流的重点。
(来源:南国早报)
图书馆服务“走进新时代”
发布日期:2009/11/5 19:52:38 来源: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