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前沿

二氧化碳可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

发布日期:2009/12/31 10:06:54      来源:      作者:admin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据德国约翰—杜能研究所网站报道,该所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令人“头痛不已”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问题,对于农作物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件坏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不仅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还可以减少水的消耗,甚至减弱干旱的影响。 
  该研究所的科学家汉斯—约阿希姆·威格尔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针对二氧化碳浓度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农作物在二氧化碳浓度高的条件下光合作用更强,生长得更好,而且一些植物还可以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为了得到具体的数据,威格尔和他的团队在布伦瑞克的试验田里建了一个独特的开放式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装置,可以在户外模拟未来二氧化碳浓度高的大气和不同的干旱条件。研究者通过电脑控制环形喷嘴释放二氧化碳,使一个直径20米的圆形农作物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大约550ppm(百万分之550),以与预期中2050年时的条件相对应。试验田其他地方则处于目前二氧化碳浓度385ppm的大气条件中。 
  经过多年的大麦、小麦和甜菜的轮换种植试验,研究人员证实,二氧化碳富集区的植物多生长了10%到15%的生物质,而且根据不同的试验年份,这些植物通过气孔排放的水要比周边普通环境中的植物少5%到20%,即它们减少了蒸腾。二氧化碳浓度高也增加了土壤湿度,这意味着,这些农作物可以更有效地使用它们可用的水资源。 
  研究者还对高温下可快速生长的玉米进行了试验,首次在野外条件下对干旱(用排除雨水的方法产生)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在模拟干旱条件下,普通环境中的玉米生长的损失(地上生物质)约为28%,而二氧化碳浓度高的环境中玉米生长的损失仅为约11%,干旱的影响被大大降低了。
威格尔表示,该研究结果是在评估气候变化后果时必须注意的一个反馈效应的例子。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的小组希望在遗传多样性的利用方面继续用高粱、小米的不同品种,甚至是能源植物,进行干旱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组合效应试验,所得结果将纳入一个高粱、小米的优化育种联合项目。 
                                 (来源:科技日报)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