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前沿

世博高科技:让梦想照进现实

发布日期:2010/5/4 14:47:25      来源:      作者:admin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将梦想变成现实!150多年的历史,世博会一一展现着人类智慧的发展史,无论是贝尔的电话,还是爱迪生的白炽灯;无论是汽车、飞机、电视机,还是航天器、磁悬浮、机器人……刚刚开园的上海世博园区则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技术最新的绿色生态建筑“竞技场”。
    人们憧憬未来的梦想,不觉间一一实现。而这,正是世博会的真正意义所在———
  成就工业革命高速发展
    全世界的第一场世博会,正是注定为工业而生。1851年,一场“伟大的展览”高调地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拉开帷幕。630吨大功率蒸汽机、火车头、高速汽轮船、汽压机、起重机引来了630多万人次的游客。
    这是一个需要快速发展的工业化时代。在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上,来自比利时的格拉姆展示了他的直流电动机。有资料记载,这是在参展世博会中线路意外搭错造就的“偶然发明”。格拉姆送展的本是直流发电机,但在布展时偶然接错了线,把别的发电机发的电接在自己的电流输出端。这时,他惊奇地发现,第一台发电机发出的电流进入第二台发电机电枢线圈后,使得这台发电机迅速转动起来,发电机变成了电动机。在场的工程师、发明家欣喜若狂,因为新发明产生了。
    而工业化进程中,最瞩目的莫过于最大蒸汽机。1876年5月10日下午,美国费城世博会上,美国总统格兰特与巴西国王佩德罗二世一起拉动开关,启动了“柯林斯”蒸汽机———这是当时世界上功率最大的蒸汽机,重达600吨,功率达到12000千瓦。
    随后,工业化设备、产品越演越烈。
  促使人们生活日臻完善
    “在大阪世博会上,我第一次看到手机,那时候觉得太神奇了,”回顾40年前的大阪世博会,日本的“世博达人”山田外美代女士如此感慨:“那时候,我们都只用有线的电话,看到没有线的手机时,太震惊了,虽然那时候的手机还设计得很大,像一块砖头。”40年后,小巧精致的手机已经成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便是世博会的魅力。
    从1878年世界博览会上展示了爱迪生发明的钨丝电灯开始,可以看到的是,人类的光明之路一步一步飞速前进。跟132年前相比,上海世博会展示的LED照明技术亮度高,时间寿命长,节能高效并且绿色、环保,又是一次照明技术新革命。
    生态环保的绿色建筑目前已引领21世纪城市建筑的最新科技和潮流。上海世博园区则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技术最新的绿色生态建筑“竞技场”。
    在汽车方面,1889年四轮汽车在巴黎世博会的成功展出,宣告了汽车时代的开始。1906年,米兰世博会上第一次专门设立了汽车馆,汽车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
  增添人类文明新视角
    新技术不仅仅使工业化程度加快,不仅仅改善人们的生活,还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视角,开启了对未来更多的猜想。
    例如宇宙的探索,这个全人类的梦想。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最为令人瞩目的展品是航空研究的成就———奥古斯特·皮卡德教授的吊篮气球,它曾升到48万英尺的高空;1962年西雅图专业性世博会上,首次展出了航天器,表明人类已经能够借助高科技进入宇宙;1967年加蒙特利尔世博会,展示了航天器模型、宇宙舱设施等;直到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上,美国馆展出了“月亮上的石头”,实现了“月球上一小步、人类一大步”的梦想。
    还有机器人技术。机器人设计很早就出现在世博会上,但真正载入史册的,当属1985年日本筑波世博会。和以往强调娱乐不同,筑波展出的机器人大都是特种机器人,即为专业项目设计的工作机器人。这数十款“蓝领机器人”中,有能够爬楼梯的机器人、清扫机器人、机械零部件分类机器人、甲板除锈机器人和排险机器人。更震撼的是,当时日本和美国同时推出双足站立行走式机器人,将机器人的仿人设计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今,机器人已经在工业、起居、战争和护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科学家们预测,到2050年,地球将真正进入机器人的时代。
                                            (来源:羊城晚报)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