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活动周

2009年市人口计生系统科技活动周小结

发布日期:2009/5/25 9:38:07      来源:      作者:admin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根据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关于举办2009年科技活动周的通知》精神,以及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制定的武汉市2009年科技活动周实施方案,市人口计生系统认真开展以“生殖健康进家庭”为主题的“优质服务活动月”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创新手段,丰富内涵,拓展技术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扩大优质服务的受益面,切实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体现了六大特点:。
    一、认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普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普知识在这次优质服务月活动中,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大力开展以学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普及生殖健康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工作,并根据不同育龄妇女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以面对面宣传教育为主,提高育龄群众对自身生殖健康的保健意识。青山区人口计生委在消防中队门前广场上举行了以“新省《条例》惠及城乡,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为主题的送宣传、送服务、送温暖大型宣传活动。现场活动通过新省《条例》宣传展板展示,表彰流动人口计生家庭,慰问辖区流动人口困难户,为育龄群众免费发放避孕药具、计生宣传品及为流动人口办证、验证等多种服务形式,计生干部及育龄群众自编自演、形象生动的文艺表演一度将活动推向高潮。各单位结合“生殖健康进家庭”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利用区计生服务站、街道、社区、企业各级人口学校广泛开展了避孕节育知识、出生缺陷干预知识和生殖道感染干预知识的宣传培训39548人次,区计生服务站设置了生殖保健咨询服务室,为群众提供各项咨询保健服务665人次。武昌区人口计生委设计制作婴儿围脖7500套30000个,免费发放到有婴儿出生的家庭,作为育龄妇女计生优质服务的“敲门砖”。各街制作了以生殖保健为主题的“关爱女性”展板。徐家棚街邀请湖北大中医院院长、医师为辖区妇女做女性健康科普报告,为100多名妇女群众排疑惑、解难题。东西湖区出动宣传车24车次,办专栏橱窗153个,悬挂横幅168条,举办专栏5期,举办讲座12场,发放生殖保健宣传折页2万份。桥口区更换宣传栏206期,利用广播宣传计生知识500余次,张贴宣传画113套300张,发放计生宣传品《关爱生命、关爱健康》的婚育新风进万家优质服务知识和计生政策宣传贺卡等计生宣传资料34380余张。
    二、以 “生殖健康进家庭”为主题,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在优质服务月活动中,各区集中组织技术人员到单位、社区、乡村,为群众提供乳腺病、宫颈癌检查。武昌区杨园街全力推进一关爱、二救助、三扶持、四到户、五登门、六项活动的工作模式,用多元化、人性化的优质服务,使更多的育龄妇女受惠。力争达到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办证“零收费”、服务水平“零投诉”的工作效果。江夏区挑选高效精干的“三查”队伍为育龄群众服务。有的是区计生站业务骨干,有的具有副主任医师职称,有的B超准确率高,口碑极好,有的是正在大医院进修被抽调回来的业务尖子,有的是全市岗位练兵竞赛一等奖的成员。该区还为服务专班配备最好的设备,阴道镜、B超都是新的,购进一批治疗药品和医用材料。江汉区采取多种方式,全面促进 “生殖健康进家庭”活动。一是开展科普知识入户上门服务。利用区、街、社区三级生育文明学校和各种宣传教育形式,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广泛开展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性健康知识的系统宣传教育和培训指导,并组织人员携带宣传单、宣传折页和生殖健康检查通知单发放到群众家中,坚持零距离宣传,面对面交流。二是组织社区生殖健康服务赶集会。将专家咨询义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普宣传、优生优育知识有奖抢答和家庭趣味比赛、免费发放科普宣传资料、避孕药具和流动人口生殖保健套餐卡(项目包括:体检、血常规和妇科查治等)、男性和女性生殖健康知识专家讲座等生殖健康服务活动集中到社区,吸引不少育龄群众慕名参加,人口学校座无虚席,为小区育龄家庭提供了便捷的生殖健康专场服务。该区新华街还专门组织专家对生殖健康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专家会诊。三是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区施行节育手术的育龄妇女进行了入户随访。青山区人口计生委开展避孕节育知识、出生缺陷干预知识和生殖道感染干预知识的宣传培训39548人次,区计生服务站设置了生殖保健咨询服务室,为群众提供各项咨询保健服务665人次。汉南区以“家”为载体,广泛普及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及生殖保健服务。一是对“准夫妻”和“两口之家”重点提供出生缺陷一级干预服务。大力开展免费婚检、孕妇营养素补充和优生监测工作,加强对高风险孕妇的随访工作。截止3月31日,该区参加免费婚检对象488人,农村免费婚检率53.37%。TORCH检查29人,唐氏综合征检查35人,彩超检查100人,查出缺陷胎儿5例,优生三项检查占当年孕妇的52%。二是对“三口之家”重点开展避孕节育指导和生殖道感染疾病检查服务。育龄家庭持各街计生办开具的“计划生育免费证”可在区计生服务站享受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免费检查项目。同时,对部分特困计生家庭提供免费治疗。对2008年以来实行上环对象进行一次慰问,做一次随访调查,询问她们采取节育环后的适应情况,了解节育环失败的原因。目前,全区开展免费乳腺普查264人,其中患不同程度乳腺疾病174人,癌变患者2人,复查1636人。宫颈癌早期检测302人。免费生殖健康普查7600人。三是对“三代同堂”的家庭,按照市人口计生委更年期生殖保健试点工作要求,在“三口之家”服务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普及更年期保健知识,开展更年期生殖健康保健服务。
    三、将单位职工的生殖健康服务列为重要内容,减少生殖健康服务的死角。汉阳区组织了“我为园丁送健康”生殖保健系列服务活动。区计生服务站与区教委举办了一次全区教育系统女工干部生殖健康知识培训,60余名女教师参加了这次生殖健康知识培训,女性生殖健康讲师陈教授就如何发现和预防容易忽视的妇科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许多老师还将讲座的知识作了认真的记录。汉阳区计生服务站还将与武汉市都市女子妇科医院联合按需为全区近2000名女教师开展一次免费的妇科体检。青山区聘请原西安第四军医大妇产科主任庞振华教授到武钢进行大型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巡讲。此次巡讲共组织了51个单位的职工参加专场知识讲座30场。大大提高了广大育龄女职工生殖健康意识。
    四、把更年期和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提上“议事日程”,拓展生殖健康服务范围。为了更好地推动生殖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深入开展好“生殖健康进家庭”活动,市人口计生委分别在5个区开展了生殖健康服务试点工作。在汉南区、江夏区开展了更年期生殖保健服务试点工作,在武昌区开展了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工作,在洪山区建立了武汉市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基地,在黄陂区开展了出生缺陷系统干预试点工作,使生殖健康服务工作更加广泛、更加深入。
    汉南区按照市人口计生委更年期生殖保健试点工作要求,对更年期对象重点普及更年期保健知识,开展更年期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组织40岁以上妇女(其中年龄最大的61岁)参加更年期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培训班。内容涉及更年期症状、更年期心理疏导、更年期疾病的预防等。目前已完成辖区内40—60岁的更年期女性和男性的调查统计工作,并建立《汉南区更年期人群生殖健康指导卡》。区人口计生委还制作更年期人群调查问卷,随机发放了420份问卷,深入调查服务对象的更年期症状、更年期态度、健康检查情况、保健知识知晓途径、服用保健品等情况。区计生服务站将每年为每个更年期妇女提供一次免费妇科检查(含乳腺疾病检查)及早期宫颈癌的优惠检测。必要时进行更年期女性生殖健康专项检查。
    洪山区作为全市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基地和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服务试点单位,结合辖区高校云集、大学生众多的实际情况,在调研了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召开了团区委、区妇联、区工会、区高校办、部分街道的座谈会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在辖区继续开展青春健康教育的方案》。建立了洪山区青春健康教育师资库,开通网络在线答疑平台。该区组织的首期青春健康教育讲座,吸引了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50余名大一新生,他们认真观看了青春期教育展牌,在培训中坦然地面对“性”这个敏感话题,主动提问,有些问题甚至很敏感。活动结束后,很多学生感慨到:以前面临有关生理、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惑,不敢问父母,更不敢找同学问,只好偷偷上网查找答案。今天的培训,通俗易懂,收获很大。该区还拟定每月进行两次青春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五、积极开展特殊人群的生殖健康检查和咨询活动,为弱势人群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在优质服务月活动中,七个中心城区打破了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的界限,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农民工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将各项惠民政策延伸到流动人口、农民工中。江岸区开展了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医疗服务,免费进行B超、妇科、前列腺常规和体格检查,还就流动育龄群众的服务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洪山区计生委主动与省荣军医院联系,免费为流动人口体检。东西湖区在流动人口清理清查工作中,有针对性开展了“四查四补”工作,即查政策外怀孕,落实补救;查流动人口漏管,落实登记;查未办验证,落实办验证;查流出人口,落实“六个一”管理。二是积极开展关爱特困母亲活动。各区计生部门结合优质服务月活动,配合妇联优先为特困母亲(尤其是特困单亲母亲)免费进行生殖健康服务,并提供计生知识咨询服务。汉阳区人口计生委与区妇联联合,对特困母亲给予了特别帮助,她们除享受与其他群众一样的免费服务以外,还可以享受到免费的对症治疗,全区共有400余名特困母亲得到了这样的服务。三是对不孕不育患者、唇腭裂患儿及病残儿申报进行摸底<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