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工作者

映日荷花别样红——记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推广研究员柯卫东

发布日期:2008/12/26 14:48:49      来源:      作者:柯卫东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柯卫东男,汉族,1963年6月生,湖北大冶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4年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毕业,获农学学士。分配至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兼水生蔬菜研究室主任,推广研究员,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水生蔬菜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的征集、保存、评估及利用研究。主要参与创建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系统研究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在茭白、莲藕、蒲菜等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上有创造性贡献;主持国家自然科技平台项目“主要水生蔬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开创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研究新时代;构建莲、芋、慈姑、荸荠等水生蔬菜组织培养体系,攻克莲试管藕诱导科学技术难题;主持选育茭白新品种鄂茭1号 、鄂茭2号,主要参与选育莲藕新品种鄂莲1~5号等水生蔬菜新品种,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500万亩以上,遍及20多个省市区,取得社会经济 效益15亿元以上。
    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3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编或参编《中国水生蔬菜品种资源》等专著1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及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及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入选湖北省“111”人才工程、武汉市“213”人才工程,曾获武汉地区优秀科技青年标兵荣誉称号。

                                      映日荷花别样红
                                        ——记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推广研究员柯卫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000年7月,正值荷花盛开的季节,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这里传出:世界首例试管藕在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诞生了!喜讯传开,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中央及省市电视台以及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争相对此作专题报道。一时间,试管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0年12月,专家、教授评审后一致认为,该课题达国际领先水平。
    试管藕诱导技术的主持人就是武汉科技新秀、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推广研究员柯卫东。                        
                                    创建中国水生蔬菜种质 资源圃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有价值的宝贵财富,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作物育种、生物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实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地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域,水生蔬菜种类繁多。中国主要的水生蔬菜有莲藕、茭白、芋、水芹、荸荠、慈姑、菱角、豆瓣菜、莼菜、蕹菜、蒲菜、芡实等12大类。
    柯卫东1984年大学毕业后,即随我国著名水生蔬菜专家孔庆东教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水生蔬菜种质资源,行程10多万公里,足迹遍及我国20个省,征集保存水生蔬菜种质资源1200多份。1990年经农业部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审定后,正式挂牌成立“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该圃规模被专家评定为“国内首创,国际罕见”。
    野生植物资源在植物研究和作物育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广泛收集保存我国野生水生蔬菜资源,柯卫东深入到云南、贵州、四川等偏 远地区,发现并收集到许多珍稀的野生水生蔬菜资源。2003年,作为农业部“948”科研项目“优质水生蔬菜品种资源及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引进”首席科学家,柯卫东又奔赴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收集了一大批丰富的国外水生蔬菜品种资源。
    1998年,柯卫东主持水生蔬菜资源圃工作后,先后完成了农业部、中国农科院等下达的水生蔬菜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与保存等基础性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在全国32个农作物种质资源圃中,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是最具特色的资源圃之一。目前,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保存资源1700余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为我国水生蔬菜的研究和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的征集、评估及应用研究”课题于199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发现水生蔬菜特异资源
    20多年来,柯卫东等系统地开展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分类、鉴定、评估研究,调查积累科研数据在10万个以上,为我国水生蔬菜种质研究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料,发现特异资源10余份,评选出优异资源2份并获农业部优异资源奖、优良资源25份。
    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2005年,由孔庆东教授任主编,由柯卫东任副主编的水生蔬菜种质资源专著《中国水生蔬菜品种资源》(中英文对照)问世,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我国水生蔬菜种质资源著作,对国内外水生蔬菜研究和生产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在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研究方面,柯卫东在茭白、莲藕、蒲菜等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上有较多创造性贡献。
    在茭白种质资源研究过程中,柯卫东系统整理我国茭白种质资源,并于1994年提出茭白种质资源的分类体系,在国内首次提出茭白不同黑粉菌之间存在差异的新观点,由此提出茭白育种的创新途径。
    在莲藕种质资源研究的过程中,柯卫东和大家一起首次运用系统聚类和数量遗传学方法对我国莲藕资源进行研究,由此提出利用野生资源的营养品质性状又保持改良品种的优良农艺性状是莲藕育种的关键的重要观点,对指导莲藕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柯卫东等人还较早地运用RAPD分子标记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莲藕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认为美洲莲与中国莲的花莲之间在DNA水平上差异不大,遗传背景与花莲相似。藕莲、子莲、花莲可能由不同遗传背景的野生莲演化而来。他的这种观点对深入研究我国莲种质资源具有开启作用 。
                                   开创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研究新时代
    无数科学事实表明,自然科技资源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作为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的制定,是实现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事业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迫切需要,在规范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度量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丰富度,确保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完整性,拓宽利用价值,提高使用时效,提高农作物种质资源整合效率,实现种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和高效利用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3年,柯卫东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科研项目“主要水生蔬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制定。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经过2年多的紧张编写,《莲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茭白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芋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蕹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水芹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等5部专著已完稿,作为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丛书之一,即将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这些标准的制定,必将开创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研究的新时代。
                                    攻克莲试管藕诱导科学技术难题
    莲藕是中国水生蔬菜中最重要的一种水生蔬菜之一,全国每年栽培的面积在500万亩左右。莲藕传统留种方式是在田间留种,不仅种藕采挖 和运输费工、费力、易混杂、损耗大,而且栽植过程劳动强度大、损耗率高。柯卫东一直在思考莲藕生产中遇到的这一难题,能不能采用植物 组织培养加快植物繁殖速度,并将莲藕种苗微型化呢?国内一些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已先后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只得到莲藕试管苗。 由于试管苗根系弱、移栽不易成活等困难,使试管苗在生产上的应用受到限制。如果能诱导出试管藕,那么,<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