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我省武汉市一个特有的蔬菜物种——“洪山菜苔”为主体,叙述了洪山菜苔的悠久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阐述了“鄂·洪山菜苔”的品牌创建、保护与培育以及产业化发展所取得的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洪山菜苔 品牌培育 产业化发展
一、 洪山菜苔的历史朔源
洪山菜苔古名芸苔菜、油菜苔,因茎叶紫红,又称“紫菜”、“紫菘”“芸苔”。起源于我国长江流域中部,鄂、湘、川等地,栽培历史悠久,其中尤以武昌洪山宝通寺之卓刀泉九岭十八凹一带品质最佳,他处所产均不能与之媲美,故名“洪山菜苔”。
洪山菜苔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先秦文献《夏小正》中,即有“正月采苔、二月荣芸”的记载。魏晋陶弘景《名医别录》说“芸苔乃人间所啖也。”《本草纲目》亦云:“此菜易起苔,须采期苔食,则分枝必多,故云芸苔。”东晋王嘉《拾遗记》出有记述:“芸有三种,色紫者上蔬,味辛;色黄者为中蔬,味甘;色青者为下蔬,味咸。常供御膳及宗庙祭祀”;南北朝时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把芸苔菜列为古代二十一种重要蔬菜之一。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武汉特产红菜苔,在唐代已是名菜”,清代作为湖北特产进贡京城,被封为“金殿御菜”,足见洪山菜苔在千年前已负盛名。
二、 品牌创建、保护与培育
洪山菜苔虽久负盛名,然而,在本世纪初,由于城市建设进程步伐的加快等多种原因,正宗洪山菜苔种植面积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千亩,锐减到20多亩。产量不到6万斤,原本老百姓餐桌上的普通佳肴成了稀有之物,真正的洪山地方的“大股子”、“胭脂红”等正宗品种大面积种植较少,主要散落在菜农的自留地里,同时由于管理不善,品种也严重退化,洪山菜苔濒临失传和绝迹的边缘。
在市区两级政府的过问、关心和支持下,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武汉洪山菜苔产业化发展小组、成立了武汉市洪山区洪山菜苔产业协会,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政策措施,从政策上给予扶持、资金上的大力支持,自2004年起,开始了洪山菜苔的品牌振兴之路:
恢复和建设原产基地。受到市人大立法保护和“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的洪山菜苔原产基地建设之初可谓是满目疮痍,垃圾、坟茔遍布,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原产基地现留存种植面积80.2亩,基地内水、电、路、池、渠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年产菜苔20万公斤,它将成为我国唯一 一个位于大城市中心的地带的农业观光园。
提纯和复壮传统品种。洪山菜苔名品俗称“大股子”是以传统方式提纯复壮。留种保留至今的紫菜苔的珍品,,株壮、苔长、苔粗、包紫、味甘、汁足、花艳,无论从外观上,还是从口感上均与普通菜苔有着明显的区别。然而,以传统制种工艺保留下来的“大股子”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杂交和退化。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洪山菜苔的传统性状,协会联合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武汉市蔬菜技术服务总站等科研究院所,邀请十余位专家教授,成立了“武汉市洪山菜苔研发中心”,提纯品种,为洪山菜苔的发展提供组织和技术保障。
保护和发扬传统名品。无品牌生产是农业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软肋,要振兴洪山菜苔,必须走品牌之路。在市区两级工商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2004年,由洪山区洪山菜苔产业协会为主体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并成功注册了“鄂·洪山菜苔”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例蔬菜鲜品的地产证明商标。随后,洪山菜苔原产地顺利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鄂·洪山菜苔”也相继评为省、市著名商标。今年4月成功取得“鄂·洪山菜苔”中国驰名商标的认定。
品牌打造与宣传不遗余力。为了打造和宣传“鄂·洪山菜苔”这一品牌,提高其知名度,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自2004年开始,武汉市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洪山菜苔文化艺术节, 在艺术节上,还举办了洪山菜苔竞拍会、邀请在汉的国家级烹饪大师挖掘和开发洪山菜苔饮食新文化,同时还举办了由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工学院、湖北省农科院、武汉市蔬菜技术服务总站等十多个单位,涉及农业、土壤、民俗、经济等方面的二十多位专家、教授参加的洪山菜苔专题研讨会。中央电视台及20多家新闻媒体现场进行了采访报道,社会反响良好,洪山菜苔在省内外乃至全国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还将洪山菜苔研讨会上各专家发表的文章汇编成集,组织编写了有关洪山菜苔的文史记载、历史典故,栽培技术及其历史发展状况等文史资料广为宣传,进一步挖掘洪山菜苔的历史文化底蕴,保护洪山菜苔生产的生态环境,用人类社会发展的思路与理念,把洪山菜苔这一传统历史名菜的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另一方面,洪山区属企业还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红汤蝴蝶面”和“紫菜苔原花青素的提取”等两项专利,更是让洪山菜苔历史文化产品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三、 洪山菜苔的品质特性与营养价值
洪山菜苔的外观特征 洪山菜苔名品大股子植株高大,株高50㎝-70㎝;叶簇展开,开展度为60㎝-70㎝,叶面大,广卵型,长15㎝-20㎝,叶柄厚,叶呈暗紫绿色,叶面光滑,有腊粉。茎部具不规则叶翼,叶翼白,中肋成紫红色。苔上叶为针形,无柄,紫色。苔长30-60㎝,自下而上逐渐由粗变细、形似喇叭头,含苞不开放,无裤叶,苔色紫红色,质脆嫩,味甜,纤维少。其腋芽萌发力强,侧苔发生多,全株可采摘20-30根菜苔,单苔重20-50g不等
洪山菜苔的品质特性与营养价值 洪山菜苔品质纯正,其紫干亭亭,黄花灿灿,茎肥叶嫩,素炒登盘,清腴可口,质脆味醇,为佐餐之佳品。有人称其为“国内绝无仅有的美食名蔬”。
洪山菜苔营养成份十分丰富,花苔含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每100克可食用部分含碳水化合物4.2g,蛋白质1.6 g、钙1.3 g,铁1.3mg,磷27 mg,并含有胡萝卜素、尼克酸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成份,尤其是“大股子”红色是由于含有大量的花青素所呈现的颜色,具有抗氧化,抗突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抵制肿瘤细胞发生等多种生理功能,最受消费者青睐。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其卫生指标完全符合NY/T743-2003的绿色标准要求。
“千载江城一名菜,品尝堪比武昌鱼”也难怪文人墨客、达官权贵趋之若鹜,慕名而来,留下了不少千古轶闻趣事。
四、 洪山菜苔的产业化发展
尽管“洪山菜苔”文化底蕴丰厚、背景历史久远,但说到底,它的本质仍然是民间菜地里的一棵植物,百姓餐桌上的一盘素菜。如今人们重视它,保护它,初衷还是要让这道好菜早日进入更多普通市民的菜篮子。
公司化运作、规范化种植。 为了实现让昔日“金殿御菜”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夙愿,由协会发起制定了《洪山菜苔湖北省地方标准》、编写了《洪山菜苔种植规程》,规定了包括土质、水分、大气、气候等多种指标的推广基地选择标准,按照“政府引导、协会组织、公司化运作、规范化种植、订单式生产、品牌化经营”的产业化模式, 在洪山区范围内发展了上万亩洪山菜苔推广基地。这些基地由产业协会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安排收购,扩大了洪山菜苔的应季供应,带动3000多户农民享受了农业产业化的丰收果实,户均单季增收超过1.2万元。自2011年开始,洪山菜苔开始在江夏推广种植,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洪山菜苔产业化发展将惠及江夏上千农户!也使洪山菜苔从原产地单一基地布局,发展为原产地、洪山菜苔示范基地、江夏科技生态基地、宜昌巴东长阳等高山示范基地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统一布局。
大力发展深加工,做好产业升级转化。洪山菜苔是一个季节性农产品,其季节性和保鲜制约了品牌的发展。为突破这一瓶颈,武汉市洪山区洪山菜苔产业协会积极促成企业与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的合作,重点解决产品的育种、保鲜等问题,推出了气调保鲜包装,延长了产品的货架时间。2006年研制推出的干制系列,2008年推出的腌制、速冻系列和2009年推出的菜苔酱等系列产品获得用户的一致好评!洪山菜苔深加工产品的推出,不但延长了上市期,对于解决规模化种植带来的产量过分集中的产销售矛盾、为洪山菜苔产业化保驾护航起到关键作用。
五、商标的授权使用与规范管理“鄂·洪山菜苔”商标自2008年由武汉市洪山区洪山菜苔产业协会注册以来,先后授予武汉楚天洪山菜苔产业开发公司等四家公司“鄂.洪山菜苔”的商标使用权。在商标授权使用之初,武汉市洪山区洪山菜苔产业协会由于管理经验不足,管理力度也不够,造成在商标授权管理过程中不规范的包装盒、包装袋时有发生,同时四家企业在经营中是各自为政,各自销售。价格、标准也不一样,因此造成正宗的洪山菜苔市民根本买不到,而劣质的洪山菜苔到处都是,同时远城区种植的红菜苔也打着正宗洪山菜苔牌子到处销售,以劣充优,市场极为混乱。洪山区农业局痛定思痛,下决定整顿洪山菜苔产业市场,在由协会授权允许使用“鄂·洪山菜苔”品牌的企业范围内,使其逐步规范化,并推动企业实行“六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品种、统一栽培(技术)、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质量、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通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古苔焕发新姿,洪山菜苔产业迅猛发展,种植面积从最初原产的不足30亩发展到了如今的6000余亩,产量达900万公斤,销售收入达6000多万元。
“鄂.洪山菜苔”自被商标注册保护、由洪山区农业局及洪山区洪山菜苔产业协会规范管理以来,洪山菜苔产业无论在品牌知名度和种植、销售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连续多年,洪山菜苔产品被省烹饪协会授予“湖北名菜”称号、连续两年在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获得“最佳畅销产品”和“金奖”、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洪山菜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的“绿色食品”称号;省、市工商局授予“湖北省著名商标”“武汉市著名商标”称号!今年四月“鄂.洪山菜苔”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洪山菜苔如今不仅是一种地方蔬菜,承载着千百年来浓浓的武汉乡情;它也是一种文化,以它特有的方式书写一部饮食与历史文化传奇!同时它更是我们武汉城市的名片,丰富的文化底蕴折射出这个城市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我们只有努力经营它,经营好它,它才能放射出更灿烂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