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科普作家协会召开了首届“新疆科普创作沙龙”。 来自全疆科研机构、出版界、文化单位以及媒体的26位科普作家欢聚一堂,对于新疆科普创作的现状、发展献计献策,共同探寻科普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以及开展科普作协工作的切入点,引导和支持广大科普作家积极繁荣科普创作。
新疆科普作家协会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还面临着科普创作队伍青黄不接,优秀科普作品少特别是少数民族原创科普作品少、传播范围小,缺乏激励政策等问题。
沙龙上,被誉为“新疆科普第一人”的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胡文康就目前科普创作情况作了全方位的介绍,积极肯定了长期坚守科普创作并取得优秀成绩的一些作家,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赵光鸣,是西部文学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他呼吁新疆科普作家提高写作水平是当务之急,希望从事文学创作的各族作家们能够提高科学素养,积极尝试科普领域的写作。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编审塔根·加帕尔,提出加强少数民族科普创作队伍,出台激励科普创作有关政策。我区知名科幻作家刘乃亭提出科普作品应具有科学知识的普及性和文学性,读者在读科普作品时不但要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同时也要有艺术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