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5日至24日,武汉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将在全市范围内陆续开展。13个区、部分学会、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将组织并参与。今年科普日活动将秉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工作主题:“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结合我市实际,围绕“水情、水利、水资源”开展系列科普活动。
全市在2011全国科普日期间将组织开展300多项重点科普活动,预计参与人数将超过50万人次。
为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市科协专门开发、集成了包括主题展览、主题科普读物、宣传挂图、折页、科普大篷车、科普宣传车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资源,面向基层科协下发。
9月17日,由市科协和市水务局共同主办的主场活动将在江滩两型社会展示长廊举办,主题为“水情、水利、水资源”,主要内容包括主题展览、互动体验、武汉节水科技馆免费开放。
本年度科普日活动将呈现以下特色:
1、第一次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主办本次科普日活动。本次科普日活动由市科协与市水务局共同主办。
2、组织单位范围广泛,体现了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态势,也体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与往年相比,今年除13个区科协在各区开展科普日活动外,一批市直单位,如水务局、教育局、卫生局都积极参与到活动组织中来,一些市属、区属学会也利用自己的专长组织开展活动;越来越多企业参与进来,其中有大型国企,也有一些私营科技企业。
3、活动主题突出,内容丰富。
(1)科学家与公众面对面电视访谈节目
8月29日,“百万市民学科学-科学家与公众面对面”活动在武汉科技馆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鱼类生物学家曹文宣,水利部长江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进,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曾庆福,武汉市科协副主席杨军,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武汉检测站站长阮泰棋做客活动现场,与市民代表畅谈“武汉市的水情、水利、水资源”。
这次活动是市科协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科普活动的有益尝试,探索了一条科学家与公众广泛沟通的渠道,增强了面向公众开展科学传播的有效性,是2011年武汉市“全国科普日”期间为公众端出的第一份科普大餐。
(2)重新认定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并集体亮相江滩。
今年,市科协将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进行了全面清理,通过考核,认定并命名了28家。这次认定,破除了以往命名终生制,时间限定在2011至2015年。如果与要求不符,或违背相关承诺,市科协保留随时取消称号的权利。
(3)百万市学科学系列科普读物将面向市民发放。市科协第一次联合长报集团现代健康报、市卫生局相关专家编写了《健康生活科学防癌》和《家庭用药与急救》两本书,作为百万市学科学系列科普读物的第一、第二本。今后,市科协每年将会请相关部门、专家编写一些公众急需的科普书籍。
(4)追梦天宫科普征文受到青少年追捧。这项活动是由市科协与教育局合办的,启动于暑假之前,在暑假期间,广大学生围绕航空、航天,进行了大量知识积累。通过专家评审,将有330多篇优秀征文获奖。此次征文没有像以往评奖那样评选一、二、三等奖,而是针对青少年特点和兴趣,对优秀征文作者分别授予航空奖、航天奖、天宫奖,神舟奖。同时,以科普体验活动以及赠阅武汉科技报青少年科普作为奖励。优秀作文将在武汉科技报刊登。
(5)10个区荣膺全国科普示范区荣誉,市领导为全国科普示范区授牌。在去年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中,我市10个区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区。这次将在启动仪式上请领导们为他们授牌,以表彰他们在各区开展科普工作、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6)武汉节水科技馆开馆剪彩,并向市民免费开放。武汉节水科技馆是我们这次命名的28个科普教育基地之一。据悉,这是全国唯一一家以介绍和传播用水、节水科学知识为主题的科技馆。9月17日,市领导将为该科技馆剪彩。
(7)科普大篷车、科普宣传车社区行。武汉市现有科普大篷车1台,科普宣传车15台。科普大篷车相信多数记者朋友都熟悉。2009年,市科协为每个区都配发了一台科普宣传车,包括投影仪、电脑、资源包、展板等宣传工具。科普日期间,以科普大篷车为龙头的科普列车将穿行在武汉三镇、学校社区、田间地头,为公众以丰盛的科普大餐。
(8)科普知识大展示。9月17号当天将有300多块宣传科普知识尤其是水知识的科普展板向广大市民展示。
除以上全市性集中活动外,各区、有关学会、企事业单位也将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2011年武汉市“全国科普日”活动 9月17日在汉口江滩启动
发布日期:2011/9/16 10:16:04 来源: 作者:wang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