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山区科技周来临之际,为了响应街科协号召,进一步向社区居民普及科学知识,号召广大社区居民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而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关山街关山口社区于2015年5月21日(周四)上午举行守望白鳍豚——白鳍豚知识教育科普主题活动。通过带领居民前往中国科学院白鳍豚展馆观看有关白鳍豚的视频、参观白鳍豚标本馆和参观白白鳍豚展馆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增进了社区居民对保护江豚活动的了解以及支持;并丰富了居民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娱乐活动。
本次活动是由关山口社区居委会与武汉市万帮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驻关山口社区社工组织参观,活动成员是由关山口社区居民、残疾人居民组成。此次活动主要通过向社区居民放映关于白鳍豚的宣传片,讲解长江白鳍豚的现状以及保护白鳍豚的意义倡导大家为保护江豚略尽绵薄之力,并倡导大家要积极了解科普知识,保护环境、保护濒危动物。通过多个内容强化对长江江豚的保护意识。
白鳍豚是在中国长江中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稀珍水生哺乳动物,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生物。白鳍豚是鲸类家族中的小个体成员,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鳍豚)中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由于数量奇少,白鳍豚不仅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白鳍豚的大脑表面积要比海豚的大,大脑的重量约占总体重量的0.5%,其中平均一只重95千克的雄豚,大脑重470克。
通过本次活动,宣传了科普知识,契合了科普日的主题,同时也给社区居民提供一个保护环境、保护江豚的途径,既满足了丰富社区居民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又加强了社区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为加强建设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