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院士中心

院士专家问诊武汉综合交通规划院士专家为《武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把脉献策

发布日期:2015/6/5 17:42:48      来源:院士中心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本报讯(记者 邓婉君 通讯员 张婷)5月30日,《武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院士专家咨询会在中国工程院召开,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出席并讲话,院士专家咨询组组长傅志寰院士主持会议,邹德慈院士等11位院士专家组成咨询组,为《武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武汉市政府副市长刘立勇,副秘书长雷勇生等出席会议。

    当前,我国正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并提出依托黄金水道,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武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对于进一步强化武汉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武汉市政府特邀请工程院组织院士专家为武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供咨询意见。

    刘立勇在致辞中介绍,近年来,武汉努力强化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各种运输方式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国家高速公路枢纽节点、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区域性航空枢纽,更是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的战略支点、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市正着力打造长江黄金水道、国际门户枢纽机场、沿江铁路通道、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等,希望院士、专家多提意见、多献良策,为武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指明方向,支持武汉交通的发展。

    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余世平介绍了《规划》编制工作及咨询的主要问题。据介绍,规划范围为武汉全市域,以武汉市为重点,充分考虑武汉城市圈、湖北省、长江中游城市群、中部地区乃至全国交通运输发展:包括干线公路、铁路、内河、民航,客运枢纽、物流园区(依托货运枢纽),涉及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的衔接。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陈璟副总工程师从发展基础、形势需求、发展目标与策略、规划方案、重点任务、措施建议等6个方面汇报了《规划》及有关情况。

    经过深入研究与认真讨论,院士专家咨询组认为,制定《规划》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规划》定位基本准确,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采用的规划理论与方法比较科学,资料详实,技术路线正确,规划成果内容全面,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符合武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需求;《规划》分析了武汉交通运输发展现状、面临的发展形势和发展需求,进行了包括总运量、主通道及客货枢纽的交通需求预测,结合国内外发展经验,提出了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运输通道布局、干线交通网、运输枢纽、综合交通衔接、运输服务、支持保障等6大方面的规划方案,同时明确了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任务与时序及保障措施;建议进一步论证武汉综合交通战略定位、深入论证需求预测,并根据专家的具体建议对报告进行修改完善。

    刘立勇在总结讲话时指出,有大事找院士,找中国工程院已经成为武汉的传统,下一步要认真消化、吸收院士、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吸纳到武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指导武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同时,将根据院士专家们的意见列出一些课题深入研究,如更好地整合武汉的交通资源,突显综合交通、多式联运,把握国家大战略,科学确立武汉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目标;科学把握发展大势,进一步细化和论证交通运输需求的预测;发挥武汉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发展绿色交通等。

    中国工程院副秘书长吴国凯、三局副局长高战军,湖北(武汉)院士中心秘书长卢光发、副秘书长张太玲,武汉市交委主任余世平、市发改委副主任刘新华、武汉铁路局副局长王祖祥、武汉新港总工刘振兴、市规划局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和规划编制单位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