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一线传真

[武昌区]巩固成果 再添佳绩-----武昌区积极做好新一轮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工作

发布日期:2015/7/8 11:28:37      来源:武昌区科协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武昌区科协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科协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根本出发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认真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职责,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推动武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区1999年获得首批全国科普示范区以来,一直保持这一称号。在市科协年度绩效考核中连续多年荣获最佳优胜单位;我区社区科普工作入选中国科协《科普行动惠及民生—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典型案例》。

    一、主要做法

    一是以贯彻落实《纲要》为抓手,着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按照《纲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 的工作方针,成立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全区贯彻落实《纲要》实施方案,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并将纲要工作纳入全区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形成了区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科普工作格局。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城镇劳动人口、未成年人、社区居民等重点人群开展科学素质行动,形成四大网络。今年以来,区科协重点在基层科普队伍建设、科普网络建设、科普服务能力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普阵地建设等五大建设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增加投入,不断适应公众对科普工作的新需求。在原有中南路街百瑞景社区、南湖街中央花园社区小科技馆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建了徐家棚街水岸星城社区、三角路社区小科技馆,共投入资金近200万元,总面积达800余平方米。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工作中,我们坚持把科技前沿知识、先进管理理念等纳入党校教学内容,并定期组织领导干部科普报告会。在对城镇劳动人口开展的科学素质教育中,我们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各类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等不同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再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连续十一年举办青少年科技大赛,承办湖北省、武汉市等多项青少年科普竟赛活动,把青少年科技教育列入教学总体目标,在各中小学开设科技综合实践课。在社区居民中开展百万市民学科学、科普知识巡展等科教活动。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力量,形成了牵头部门主要负责,相关单位积极参与相互协作,共同落实相关任务的科普工作机制。

    二是夯实社区科普基础,打造社区科普品牌。通过开展科普助推行动计划,着力选树科普工作典型,加大扶持力度,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2013年6月,中央花园社区被确定为“全国首届城市社区科普工作会”观摩现场。我区社区科普工作模式入选《全国科普示范社区案例》和《2013年中国科协县级科协主席培训典型案例材料汇编》,在全国社区科普工作培训会上,专门安排一个课时请我区进行专题介绍。《长江日报》、《人民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全国各地先后来参观学习的团队达10多批次,扩大了对我区工作的宣传和影响。自2011年以来,我区有全国科普示范社区3家,省级科普示范社区6家,市级科普示范社区19家。

    三是充分发挥地区科教优势,开展多形式科普宣传活动。区科协积极整合地区科技资源,创新科普宣传形式和手段,与湖北省信息研究院合作建设面向广大居民的黄鹤科普数字图书馆。2014年4月对网站进行了改版,新网站更加美观实用,功能更强大,访问更快捷。改版1年来,访客达到150万。还充分利用省、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在武汉万达电影乐园,积极面向大中小学生及广大市民普及天文学、中国航天史等科学知识,同时配合推出科学素质教育定制游。区科协与湖北楚天发行总公司联手,开展“楚天传媒之夜——公益(科普)电影进社区”活动。公益(科普)电影进社区活动走进全区14条街道,177个社区,放映400多场公益(科普)电影,普及日常应急、健康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同时与居民进行科普互动。为适应手机互联网络端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武昌区科协积极开辟信息化科普宣传新阵地,依托武昌区公共微信平台,在“武昌发布”开辟“科普” 专栏,微信内容涉及科技前沿、家庭科普、科技成果、智慧生活等板块,结合民生热点和社会关注焦点适时发布科普信息,引导公众理性、科学地对待各种信息。针对不会使用微信的人群,举办 “手机上网培训班”,让一批老年人的智能手机真正实现了智能化。武昌区科协与湖北省群众艺术馆联合主办“科学放飞梦想,动漫激发创新” 等主题活动。

    四是探索推进社区科普大学建设,为社区科普聚合力。区科协积极推进社区科普大学建设,坚持以服务社区居民为根本,以满足社区居民科普需求为目标,突出社区科普大学作为社区科普工作的龙头和抓手作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带动社区科普“站、校、网”和“组、会、员”的发展,优化配置社区科普资源,推进社区科普方式创新。现已建成武汉市社区科普大学武昌分校,同时在南湖街宁松社区、中南路街百瑞景社区、杨园街柴东社区分设三个教学点。为保障教学,区科协安排了11万元资金,一所分校及三个教学点均在今年3月份开课。社区科普大学还引起了外省同行的关注,今年3月16日,河南省濮阳市科协组织所辖区、县科协负责人学习考察我区社区科普大学建设。

    五是切实履行科协职责,建立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有效机制。区科协认真履行科协科技人员之家职责,扎实做好为科技人员服务工作,并积极向上级单位举荐贡献突出的科技工作者。设立维权接待室,接待科技人员意见、建议、投诉。建立来信来访登记制度,建立工作台账,留下工作轨迹,在黄鹤在线网站开辟科技维权栏目,公布维权电话,接受网上和电话维权投诉。深入社区、企业听取科技人员意见建议,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采取走访慰问,制作通讯录等形式,加强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形成有效机制。在科技企业中,大力开展“讲理想、比贡献、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活动。

    二、下步工作思路

    1、认真组织《纲要》的实施,确保完成我区公民科学素质达到9.74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深入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努力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完成纲要提出的2015年的目标任务。加强与武昌区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联络、协调,促进部门联合与工作配合,扎实推进2015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

    2、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工作,奋力争创新一轮全国科普示范区。今年9月前,武昌区将完成评估、上报工作,力争通过中国科协专家组的验收考核,创建成为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体会到科普对生活带来的改变。

    3、认真组织好科普日系列活动,打造武昌区科普活动新品牌。结合我区实际,围绕《纲要》“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工作主题,以提高全区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组织全区单位部门和社会团体开展以科普文化广场活动为主导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

    4、开展科普巡回展和科普影视进社区活动,使科学知识惠及千家万户。组织制作以“百万市民学科学”为主题的科普系列宣传展牌及影视作品,深入社区开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

    5、广泛组织青少年暑期科普活动,形成科普活动新亮点。结合暑期区青少年教育工作,以街科协和社区科普站为主体,组织中小学生在暑期中开展青少年科技之梦实践行活动。

    6、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武昌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在科技企业中,继续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活动,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7、加大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力度,使之成为科技工作者之家。加强与地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广泛听取科技人员的意见建议,积极反映诉求,维护合法权益,服务科技工作者。

    2015年下半年,武昌区科协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凝聚科技工作者智慧服务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为抓手,以创新科技服务和科普手段、提高科普能力和水平、促进科技支撑力提升为重点,切实履行“三服务一加强”工作职能,努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力量,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以“三严三实” 的工作作风,为深入推进武昌“三区融合、两翼展飞”发展战略,推动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做出积极贡献。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