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网讯 近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规划。作为工业大市的武汉,如何抓住新机遇,趟出一条由武汉制造向武汉智造转型的新路子?
10月12日,《武汉制造2025》第一轮院士专家咨询座谈会在武汉市科协召开。会议主旨是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快武汉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赵梓森等制造业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武汉市经信委关于《武汉制造2025》行动计划的汇报,并就该主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并对武汉市制造业发展应遵循武汉城市特色,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等提出了建言及指导。
“武汉科教资源丰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实力很强,但将科技成果转换为生产力的转换率还不够强。”赵梓森院士指出,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不仅仅需要建设好孵化器,更要做好中间工程实验工作。做中间工程实验需要有人投资,怎么吸引投资,政府要给政策、做工作,拉拢资本和高等院校对接,这一条很重要。
“分析湖北省和武汉地区优势,需要注重特色化发展。”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吴建国坦言,青蒿素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武汉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不仅如此,武汉抗病毒的疫苗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
尹周平教授、秦训鹏教授和张建华教授分别就智能制造、资源环境制约绿色产业发展、金融与制造业的关系提出建言。来自武汉市光电、医疗、汽车等行业的知名企业代表也发表了意见。
李培根在认真听取企业家代表和院士代表发言后指出,“发展制造业需要一个很好的生态环境”。政府和企业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真正实现创新驱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推动制造业迈向产业链、价值链的更高端。
市政府副秘书长涂山峰,市经信委主任金伟成,湖北武汉院士中心秘书长、市科协党组书记桑建平出席座谈会。市经信委总工程师王振,湖北武汉院士中心副秘书长、武汉市科协巡视员张太玲,市科技局副局长王亚宁及市发改委、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记者 陈映琦 通讯员 陶虹 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