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网讯 蔡甸区地处江汉平原东端,北临汉水,南望长江。版土面积1100平方公里,所辖11个街乡镇,288个村,人口45万人,是著名的“知音”故里,莲花水乡。“十一五”以来,全区人民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统领,以科普“七创”(即:创科普示范街乡镇、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社区、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特色学校、农村科技示范户和社区科普示范家庭。)促“一创”(即:创全省和全国科普示范区)为基本思路,大力开展争创全省和全国科普示范区的活动,继2007年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2010年被命名为湖北省科普示范区后,今年5月又荣获新一轮全国科普示范区的殊荣。他们的基本作法是: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早在2006年,蔡甸区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和《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区委、区政府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协工作的实施意见》,及时成立了创建全省和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人事变化的情况,适时调整和充实领导小组成员,并在区科协设立办公室。同时建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和科普联席会议制度。各街乡镇和区直有关部门也相应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抓好创建工作,真正形成领导挂帅、科协牵头、上下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二、切实纳入议事日程。区委、区政府把创建全省和全国科普示范区与加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等同重要一同抓。区委常委会每年都要认真听取区科协关于创建示范活动的汇报,并把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写入了区委常委全年工作要点;区人代会还把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等领导每年都要听取创建示范工作的专题汇报,并多次参加全区性的大型科普活动,亲临现场指导工作。仅区委书记李忠同志两年来参加区科协组织的全国科普日、日全食观测、区科技馆开馆和全区性科普工作会议等活动就达6次之多,其活动还被《武汉科技报》等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三、实行考核评比表彰。区委、区政府每年将科普创建工作任务纳入各领导小组对各街乡镇等各成员单位和区科协对各基层科协的双重考核体系,区委、区政府与各责任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考核评比,平时进行督促检查,年终考评总结,并召开全区性会议,表彰和命名一批科普示范的先进单位、个人和家庭。仅今年3月就表彰了优秀先进单位38个、个人43名,并命名了7个系列的科普示范单位和家庭,奖励力度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