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网讯 2010年和2011年青山区先后荣获“湖北省科普示范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区”荣誉称号。青山科普成为青山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又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科协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通过六大举措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努力促进科学技术交流,大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积极开展科普创建活动,青山科普事业晋升国家梯队。
一是争取领导高度重视。连续两年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把创建科普示范区作为年度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并以政府十件实事在社区新建80个科普橱窗,科普专项经费每年按10%递增。
二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科普工作连续纳入区级绩效目标。区科协坚持与街道科协实行了绩效目标管理制度,与区委宣传部、区科技局形成“三位一体”的科普工作长效机制,共同谋划、组织“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动。
三是积极打造品牌活动。与武钢联办武汉市“全国科普日”开幕式,被省、市科协评为先进集体。举办首届青少年科技节,全区5万多名在校中小学生90%以上参加了各类科普活动,5000余人荣获市级以上科技奖。2009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先进集体”。连续两年举办“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投入资金6万多元,上百名农民受益。社区科普益民计划、领导干部科普报告会等一大批品牌活动惠及不同人群。社区居干100%参加了各类科普培训,各类从业人员在岗培训、继续教育培训达到80%,一大批下岗人员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四是形成立体传播模式。在青山电视台设立青山科普专题节目,购置科普宣传车,编印《青山科普》、《身边科学》等科普宣传册。全区建有3个专业科普网站,每年组织科普电影进社区活动,形成了电视、橱窗、书籍、网站、讲座、展览为一体的立体科普传播模式。
五是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先后在区青少年宫、武钢博物馆建立了科普教育基地。将市园林科研所提升为青山地区首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与武钢科协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通过签订“五联”( 科普工作联盟、科普活动联盟、科普设施联建、科普基地联办、科普特色联创)协议,形成政企合作新模式,构建“大联合、大协作”的科普工作格局。
六是提高科普服务能力。全市率先完善四级科普网络,建立科普志愿者、科普讲师团等一批专兼职科普服务队伍。引进陕西帝标集团,以市场运作方式,近三年来,在100个社区新建科普宣传栏,科普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评选科普示范街道5个,科普示范社区30个,科普示范家庭80户,构建区、街、社区三级科普示范体系,培育钢都123社区成为全省科普益民示范社区。
新的宏图催人奋进。区科协将继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全国科普示范的作用,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