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区]兴修水利挖塘堰 “三万”活动谱新篇
发布日期:2012/2/22 10:10:33 来源:蔡甸区科协 艾民政 责编 胡维娜 王婧 作者:wangjing
市科协网讯 去冬今春,蔡甸区科协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区“三万”办的统一部署下,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着力组织力量,深入到奓山街螺丝岗村,紧紧依靠村党支部、村委会,动员和组织劳力与机械开展了以“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为主题的新一轮“三万”活动,经过近三个月的奋力拼博,努力工作,已圆满地完成了“三万”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已挖塘堰11口,扩大面积8.5亩,清淤增容3.1万立方米,新修小型机站1处,机渠砌石1700多米,可解决农田灌溉面积1005亩。他们《又谱“三万”曲,再唱水利歌》和《挖塘又扩库,治水又致富》的经验和作法被区“三万”办、蔡甸报、市科协等简报网站给予登载,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螺丝岗村干部群众的热烈赞扬。其主要作法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观点。全省新一轮“三万”活动启动后,他们及时召开区科协党组会议和全体机关干部职工会,传达落实省、市、区委关于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的指示精神,不断提高对开展新一轮“三万”活动的认识,讨论研究区科协开展“三万”活动的方案,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开展新一轮“三万”活动是新时期搞好“三农”工作,强化农业基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农业增收的需要;是进一步转变机关干部思想作风,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培养锻炼机关干部的需要。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确观点,明确任务,扎扎实实地把新一轮“三万”活动抓紧抓落实。
二、采取措施,突出重点。12月8日上午,在新到任的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麻俊同志的带领下,工作组一行3人再次驻进螺丝岗村,并及时召开村“两委”干部会议,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帮助制定今冬明春全村水利建设计划,采取有效措施,掀起以挖塘堰为主题的兴修水利的高潮。一是抓住时机抢速度。他们充分抓住去冬雨雪少晴天多的有利时机,采取人机结合以机为主的办法,组织挖土机械2台,施工专班2个,于12月中旬进入施工现场,开展了清淤挖塘活动,促使主体工程抢在春节前完成了任务。二是科学安排保任务。工作组与村党支部、村委会紧密配合,共同商量,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明确工作思路,慎重调整了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科学安排了以挖塘堰为主题的水利工程,全村原计划挖塘堰4口,根据村民们再三要求,新增计划1口,新建机站1处,做到挖塘修坝同步进行,机站机渠一起安排,确保了工程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精心施工讲质量。在施工中,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在与2个施工队签订施工合同中把质量管理放在首位,对库容塘坝的高度、宽度、坡度都有明确要求。同时,在机械施工后,又组织劳力对机械不便施工的地方进行“补火”,精心进行了整修,确保了工程质量,达到了统一的工程标准。
三、加强领导,解决难点。一是切实纳入议事日程。新一轮“三万”活动正处在年终,在人员少、任务多、时间紧的情况,他们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分工明确,各行其责,把这项工作真正纳入到区科协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区科协主要领导多次主持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市、区的重要文件精神,研究部署“三万”活动,并经常冒着严寒深入水利施工现场,指导工程施工,保证挖塘堰工程的顺利进行。二是充实调整工作班子。由于人事的变化,他们及时调整充实了领导班子力量,由具有十分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区科协副主席张明任组长,另外又充实了一名比较熟悉水利工作的老同志和一名年轻有为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同志到工作组来,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搞好新一轮“三万”活动。三是扎实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新一轮“三万”活动矛盾突出,困难重重,工作组不畏困难,迎难而上,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区科协在自身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抽出1万元的资金,帮扶支持挖塘工程。并在春节临近时,又拿出3000元,慰问了18户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