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网讯 4月18日下午,关山街十里科普长廊启动仪式在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举行,区政府副区长万磊、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成金华、市科协科普部副部长王景跃、区科协主席董祖恩、区科技局局长金龙、关山街党工委书记尹卫华等相关领导以及地大、华科大、民大、纺大等6所大学的志愿者,南望山小学学生和全街27个社区主任、科普员共3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会议由关山街办事处主任苏民益主持。
海核社区“听爷爷讲科学”被武汉市科协评为2011年科普益民创新案例。图为老科普专家们聘为“十里科普长廊科普宣传员”
启动仪式上,办事处副主任夏云娇宣读了《关山街十里科普长廊2012年工作实施方案》,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代表刘晓曦宣读了倡议书,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馆长徐世球代表十里科普长廊科普场馆发言,徐馆长表示要积极响应、配合十里科普长廊开展好科普活动,共同开创关山科普的美好明天。关山街科协与8所场馆的领导签署了《关山街十里科普长廊共建共享协议书》,科普志愿者就“开展志愿活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进行宣誓仪式。与会领导向老科学家季必达等5位科普明星和部分大学生科普宣传员颁发了聘书。
关山街党工委书记尹卫华作了重要讲话,他说:关山科普资源非常丰富,鲁磨路、民族大道一线约十里路段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鳍豚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湖北省气象科普馆、洪山科技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技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等8大科普场馆。“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这一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散落在一条街上的8颗明珠被十里科普长廊这条红线连结在一起,通过团结合作、共建共享,达到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辖区居民的科学素质的目的,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开展十里科普长廊系列科普活动中,要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的作用。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与十里科普长廊活动的宗旨相融合,切实把志愿者的责任担起来、把志愿者的精神扬起来、把志愿者的活动做起来,把十里科普长廊系列科普活动落到实处,切实把十里科普长廊打造成科普益民的品牌,为建设科教关山、幸福关山贡献力量。
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成金华、洪山区科协主席董祖恩分别做了重要讲话,高度赞扬了关山街整合辖区资源、打造十里科普长廊的举措并预祝十里科普长廊圆满成功。
最后,万磊副区长宣布:关山街十里科普长廊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