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自然科学

它们为啥死得比恐龙还惨

发布日期:2018/5/16 16:55:0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在生物演化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一次“大灭绝”事件,几乎造成了地球生物界回到原始状态,这就是著名的“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但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次大灭绝呢?研究发现,迅速增强的大陆风化作用导致海水组成的变化是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事件的重要环境因素。

      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

      化石记录表明,5.4亿年以来地球上共发生了5次显著的生命灭绝事件。其中,发生在二叠纪末的灭绝事件是最严重、规模最大的生命灭绝事件之一。二叠纪末生命灭绝虽然规模巨大,但发生的时间却很短——仅10万年左右的时间众多的生命就仿佛“蒸发”了一般,陆地与海洋都陷入了死寂。

      火山爆发和大陆风化作用是嫌疑犯

      研究显示,世界上最大的火山爆发,使得大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令众多海洋和陆地生物窒息而死,火山爆发后产生的大量沉淀物和温室气体,引发了酸雨和全球升温,又给当时地球上大部分物种沉重的一击。

      而大陆风化作用的增强将生命营养元素,比如磷、氮、硅等带入海洋促使海洋的初级生产率增高和海洋的富营养化等,这类似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现代近海海域和湖泊的富营养化过程,而这些生物和化学过程又消耗了海洋中大量的氧气。因此,这是造成海洋缺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海洋的缺氧可以直接导致海洋中各种生物的大量灭亡。”

      海底可燃冰是深藏不露的奸细

      除了上述两种说法外,还有人认为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的“凶手”是海底可燃冰的快速分解。

      海底可燃冰主要指埋藏于海底沉积物中的甲烷,由于海水的巨大压力,它们在300—500米的深处能够稳定存在。但是,如果压力突然减小,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甲烷就会迅速释放到海洋和大气中,在大约10—20年的时间内迅速转化为二氧化碳,由此引起全球变暖,导致生物灭绝。此外,还有人认为,“天外来客”在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中扮演着“毁灭者”的角色,小行星或彗星猛烈撞击了地球,其造成的强烈震波瞬间杀死了上千平方公里内的所有生物。但对于这理论,至今也没能发现非常确凿的地质证据。

      虽然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破坏性巨大,但是也留下了巨大的生态空间。”沈树忠说,这也为接下来的三叠纪的陆地、海洋生物,甚至为很快出现的地球霸主——恐龙提供了生态发展的机遇。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